為高明和含蓄的示好方式。儘管沒有證據表明宋沆等人聯合上奏請立趙元僖為皇太子一事就是呂蒙正幕後策劃的,但呂蒙正與趙元僖交好卻是盡人皆知。
可以說,除了沒有去結交軍方的將領和邊關的重臣,趙元僖幾乎複製了他老爹當親王時的種種行為,而且他做得比他老爹還要隱秘和妥帖。趙光義當親王時可是樹敵不少,尤其是與當朝的宰相趙普搞得是水火不容,但趙元僖完全相反,他幾乎沒有敵人。
如果不出意外,如果就這樣一直韜光養晦下去,那麼未來的大宋皇帝人選絕對是毫無懸念,而宋朝往後的歷史也絕不會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那個樣子。可是,意外偏偏就是出現了,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一個女人——準確說,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惡婆娘。
趙元僖的正妻是已故的宋朝邊關重臣李謙溥的女兒,但趙元僖對這場由長輩包辦的婚姻並不滿意,他的心愛之人另有其人,此人正是他的小妾張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個張氏沒什麼來頭,從現有的各種史料來看她應該就是一個普通百姓之女,她藉由自己的美貌由一個為趙元僖梳頭的侍女發展成為趙元僖妾室,她的野心也隨之而膨脹。人人都知道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趙元僖就將是未來的皇帝,張氏當然也清楚這一點,而她自然也想在今後成為宋朝的第一夫人,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她就得踢掉趙元僖的正妻李氏,甚至是除掉李氏。要命的是,在張氏不斷髮動的枕頭風攻勢之下,趙元僖竟然許諾今後一定找個理由把李氏給廢掉從而立張氏為正妻。
如果說這個張氏就這麼一點心思倒也還不至於讓我叫她一聲“惡婆娘”,除了野心勃勃之外,張氏這人還極其殘忍和兇狠。她仗著趙元僖對他的寵幸在王府裡是無法無天,趙元僖府中的那些僕人、侍女甚至是其他的小妾只要稍微有觸怒到她的地方定然是一頓暴打,有些人甚至被她給活活打死,而這些事她還嚴令府中的任何人都不得向趙元僖洩露半句。
此外,這個女人還是一個“孝順”之人。成為趙元僖的寵妾之後,他命人在京城的西佛寺為自己已故的父母招魂並下葬。招魂一事說明此人的父母很有可能死後沒能得到很好的安葬,甚至可能是曝屍荒野,而她在京城為父母所搞的這一場喪葬大禮其埋葬的或許也就是兩副裡面擺了一堆物件的棺材,但這也足以說明她的“孝順”。誠然,我們都常說百善孝為先,可誰說孝順之人就一定是一個善人?張氏後來的悲劇也就出在這孝順上面,她為自己父母修建的墳墓超越了其身份和地位所應有的規格和禮制,史稱“逾制”,這在講究禮儀的古代可是犯忌的,嚴重一點更是要殺頭的。
好了,說完了這些,我們再回到正題上來。
源於趙元僖尊貴和重要的身份及地位,他的突然暴死顯然不能就此了事,趙光義下令御史徹查他的死因,而趙元僖府中的各位僕人自然就是重點審問的物件。不久,有人就將張氏的種種惡行給抖露了出來,再之後有人說出了趙元僖之所以會暴死的原因,說他是誤食了某種東西而導致其中毒身亡。緊接著,隨著問訊的深入和升級,更為讓人聞之色變的一些猛料又被挖了出來。這其中最為勁爆的是,辦案人員從趙元僖的王府內所搜出來的一些私密文書,但這些猛料和私密文書都說了什麼卻在史書的記載裡顯得極為隱晦,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宮中私事”。至於到底是什麼事卻未被提及,但趙光義在得知這一切之後的反應卻是勃然大怒乃至於是狂怒!
趙光義隨即下令將張氏縊殺,然後再又下令搗毀張氏父母的墳墓,張氏的親屬也全部牽連以至被流放至窮山惡水之地。隨後,趙光義又命人逮捕趙元僖的王府幕僚和親信,後來連開封府的各級官員也相繼被逮捕問罪,這些人統統交由趙光義最為信任的大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