驁不馴之徒。明君不需要直臣,昏君才需要時刻有人鞭笞,趙光義顯然覺得自己就是明君。
有了這個念頭,趙普這種雖然已經公開臣服但卻仍然讓趙光義心存忌憚且老謀深算的能臣自然也不能繼續待在宰相這個無比重要的崗位上,況且趙光義認為趙普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了。趙光義當初之所以要起用趙普就是為了讓他幫忙搞定趙廷美,如今趙廷美已經沒法翻身,趙普的利用價值也就所剩無多了。
三個月後,趙光義一道詔令頒下:趙普被罷免宰相之職改任武勝軍節度使兼侍中並出知鄧州(今河南鄧縣)。不同於上次被罷相,趙普這次罷相可是相當的溫馨感人,趙光義給出的理由是:趙普年紀太大了,國家機要政務太過繁重,朕實在是不忍心再去勞累他。
這可不是趙光義在作秀,儘管他罷免趙普也有私心,但這時候他對趙普只有感激。在詔命頒佈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出面並讓朝廷所有大臣一起出席了他在長春殿裡特意為趙普舉行的餞行宴。此舉可以說是給足了趙普面子,而且趙光義還在席間為趙普作詩一首以作留念,趙普更是手捧其詩當場感激涕零地說道:“陛下賜臣之詩當刻之於石,今後與臣朽骨同葬。”
,!
不得不說,政治家都是好演員,而此時的趙普絕對堪稱官場上的老戲骨!
趙普就這樣走了,而就在他前腳離開京城,趙光義馬上又為中書省和樞密院輸入了新鮮血液。他下令:加封翰林學士李穆、呂蒙正、李至為參知政事,樞密直學士張齊賢、王沔進入樞密院領“同僉署樞密院事”之職。請注意,這五人裡面無一不是他趙光義登基之後才踏入的仕途——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宗朝。
在趙光義新近提拔起來的這些兩府大臣裡面有兩個人是尤為需要提到的,他們就是呂蒙正和張齊賢。這二人正是趙光義登基之後第一次科考的進士。僅僅就是在短短的六年之後,當年的狀元郎呂蒙正就進入了中書省成為了大宋的副宰相,而當年位列進士榜幾十名之後的張齊賢也進入了樞密院成為了宋朝最高軍事機構的要員。這時候的呂蒙正三十九歲,張齊賢四十一歲,年齡不是最主要的,關鍵在於他倆在考中進士後的第六年就進入了宋朝的兩府成為了國家的宰執重臣。當然,歷史會證明這二人絕對是當世英才,他倆在宋朝歷史上的顯赫人生也就此開端,往後的日子裡他倆有大把的露臉機會。
我們現在再來看宋朝的東西兩府:先說西府樞密院,原樞密使曹彬被罷免了,另一位樞密使石熙載是一團空氣,王顯現在做了樞密使,柴禹錫為副使。再看東府中書省這邊,原宰相趙普被請到鄧州去養老了,宋琪和李昉成為了新的宰相,李穆、呂蒙正、李至成為了參知政事。至此,中書省和樞密院的高階官員來了一次徹底地大換血,大宋的行政和軍事大權被趙光義穩穩地攥在了手心裡——當年趙匡胤治下的大宋第一能吏向世人展示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能力。
趙普這邊剛走,緊接著就有人上來踩他了,可這個小人這回沒有把準趙光義的脈反而把自己給折了進去。
這人名叫胡旦,此時的官職是右補闕兼直史館,他給趙光義上了一份“河平頌”。在這裡面胡旦開篇就直斥前宰相盧多遜是一個逆賊,說他在任期間胡作非為、勾結趙廷美意圖顛覆皇權實在是罪不可恕,轉而胡旦又是對趙普一頓劈頭大罵,他稱趙普是一個奸賊,說趙普好大喜功、踐踏國法、對當今聖上只知道溜鬚拍馬,而且還把宋朝此時所發生的自然災害說成是上天在懲罰趙普的罪過。最後,他話鋒一轉開始對趙光義大加吹捧,他說趙光義貶黜盧多遜以及外放趙普之舉實在是堪稱英明聖德之舉。
胡旦本以為趙光義在御覽了他的大作後會龍顏大悅,說不定他還會像之前的弭德超那樣就此平步青雲進入中書省成為宰執大臣,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