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光明,太祖種種任性之舉和“暴力”事蹟在史書裡不止一處地出現,有時候其行為簡直就像個昏君暴君,可太宗陛下就不一樣了,當皇帝后他是偉光正,當王爺和開封府尹之時也是偉光正,毫無劣跡——至少在人品德行上是這樣。試問:有人會相信天底下有這樣的人嗎?而且還是一個處在處處都是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的權力層頂端的人。倘若他真的是如此的偉光正且純潔無瑕,他能成為虎踞龍盤的大宋太祖朝的第一能吏?他能在十幾年裡一直屹立不倒?他能鬥倒老人精趙普?
自從趙匡胤在公元960年成為了大宋的開國之君後,趙光義這個本只是一個普通百姓的青年男子便靠著血親關係一躍成為大宋帝國的二號人物並從此開始行走在了他人生的康莊大道之上,直到他在公元的979年攻滅北漢從而走上了他的人生巔峰,直到他兵敗高粱河就此從頂端跌落下來。一個人在十九年的人生時光裡一直在前進一直在躍升直到最後迎來自己人生的巔峰時刻,這樣的人放眼古今中外能有幾人?這樣的成就是一個內心純真善良一心只遵循孔聖人之道的三好青年能夠做到的嗎?
宋朝的這位太宗陛下儘管在後世的黑材料數不勝數:趙匡胤之死、趙德昭趙德芳兩兄弟之死、強幸小周後、皇嫂之喪禮、趙廷美之死,光是這些事就讓他被後世之人黑得一塌糊塗,可是,趙光義面對這些指責和懷疑可以不屑一顧地說道:“那又怎樣?你們能奈我何?就算這些事都是我乾的,但請你們拿出證據來!拿不出來你們就是在誹謗,就只是猜測和懷疑。你們很想揍我是嗎?慢!我的直系子孫統治了宋朝百餘年,你們的祖先無論是平民還是官員只要想生存想為他們的子孫謀取利益就都得匍匐在我的皇兒皇孫們的御座之下,他們當中有幾個人敢跳出來咬我?潘美、曹彬、郭進,党進,李漢瓊,曹翰,在我登基稱帝之時,這些被你們稱為名將的大宋一流戰將當中有誰跳出來反對我了嗎?呂蒙正、寇準、王旦、李沆,呂夷簡,范仲淹、歐陽修、韓琦,富弼,司馬光,王安石,這些在後世被如今的你們所稱頌的大宋名臣對我的登基稱帝有過說三道四嗎?他們都沒有!而你們又有什麼資格指責我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說一千道一萬,我這裡只有一個意思:成王敗寇,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才有資格來書寫的。不管是野史還是歷朝歷代的各種私人筆記,那些有關於當時帝王的卑劣之事即便都是真的,可如今流傳下來的且必將名傳萬世的《二十四史》裡面永遠不會有它們的立足之地。這就好像李建成如果贏了爭儲之戰,那麼偉大的天可汗在史書裡就是亂臣賊子,就是個陰謀家和野心家,如果建文帝打敗了朱棣,那麼後來的那位將明朝帶入盛世的永樂大帝就只能像他的兒子朱高煦一樣窩囊地死於非命。遺憾的是,這些只是如果,勝利者不是他們,所以留在歷史裡熠熠生輝的人是偉大的唐太宗和明成祖。
趙光義用自己的人生故事教會我們認清了一個事實,一個殘酷的事實:只要我的實力足夠強大,那麼有些事歷史可以忘記,人民也會忘記,而且歷史還可以被抹殺被掩蓋被篡改,而且你們還拿不出我這樣做的真憑實據。
上述所言只是為了引出這次黨爭的其中一個主角,為了更清晰和立體地認識與瞭解未來的太宗陛下。我們在這裡不妨先說說他當臣子時所幹的兩件被他和史書所認為很具有仁義和德行但實際上卻是有違臣子之道的事。
其一,史書裡說趙光義“仰慕”當時的御史中丞劉溫叟的人格品德。
劉溫叟深得趙匡胤的賞識和器重,其為人堪稱君子楷模,沉穩、正直,德行高尚,言行舉止皆一副謙謙君子之風。自打趙匡胤登基之始就任命其為御史中丞,直到其病逝於任上,前後整整十二年。御史中丞是什麼性質的官就無需在此多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