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失態會被怪罪。
若換了個心胸狹隘的皇帝,李欽載打死都不敢多喝。
滿飲一盞後,李欽載很主動地起身,向領導敬酒。
李治和武后都很痛快地滿飲。
殿內太常寺舞伎的舞姿愈發縹緲如仙,地板上若是噴點乾冰,搞得雲霧繚繞,就更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了。
君臣對飲幾盞後,李治端起酒盞竟主動敬來,嚇得李欽載急忙起身彎腰,連稱折煞。
李治搖頭,笑道:“景初,這盞酒朕必須敬你。”
“在你帷幄之下,我大唐竟收了金齒部,換了幾年前,朕做夢都不敢想,沒想到今日居然實現了。”
李欽載不敢多說什麼,只是默默地一飲而盡。
李治也滿飲之後,擱下酒盞嘆了口氣,道:“貞觀四年,太宗先帝滅突厥之後,放眼天下,大唐的強敵一東一西,唯高句麗和吐蕃爾。”
“如今高句麗已滅,大唐今日收了金齒部,開啟了吐蕃的門戶,只待我王師恢復元氣,國庫豐盈之後,大唐最後一個強敵吐蕃,便該轟然倒地了。”
“景初可知,朕如今做到了太宗先帝都做不到的事,哈哈……”
李治開懷大笑,但李欽載卻微微皺眉,他聽出了李治笑聲裡好像摻雜了別的情緒,於是不自覺地望向一旁的武后。
武后眼眶微紅,感受到李欽載的眼神後,朝他抿唇一笑,輕輕搖了搖頭。
李欽載驟然悟了,今晚是發洩局。
李治,終於走出李世民的陰影了。
是啊,李世民沒做到的事,李治做到了。
當年李世民駕崩時,大唐已創下輝煌的貞觀之治,但貞觀之治代表的意義並不是說國富民強,而是奠定了盛世基礎。
事實上貞觀之治也留下了許多沒能解決的事,比如東西兩大強國未滅,天下百姓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貧苦,國庫不夠豐盈,內憂外患實多等等。
歷史上的大唐真正開始輝煌,是從李治開始的,直到李隆基的開元年間,大唐盛世達到了巔峰,最後盛世一夜之間覆滅。
今夜李治的情緒有些高亢,也有些傷感。
收了金齒部看似不起眼,但對李治來說意義重大。
它為吐蕃的覆滅埋下了伏筆,大唐最後一個強敵即將倒下。
自李治登基即位開始,朝野間便一直流傳著一種聲音,天下人都在懷念李世民,懷念天可汗的仁德和胸襟,懷念貞觀年間萬邦來朝的盛況,懷念太宗先帝的文治武功……
懷念代表什麼?
代表今時比不上往日。
李治一直以來被詬病,被非議,別人總是拿他跟李世民相比,父子倆明明都很出色,可偏偏別人就是覺得李治比不上李世民。
這段活在父親陰影下的日子,李治過了十幾年。
直到今日,高句麗被滅,金齒部已收,吐蕃的倒下只是時間問題,李治終於有了拿得出手的功績,將它放在李世民曾經的功績面前相比,絲毫不遜色,甚至猶過之。
大唐天子,青出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
今夜,歌舞美酒當賀之,敬身後的陰暗,敬穹頂的光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