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出宮門,來到英國公府外時,闔府上下都驚動了。
連李勣都沒想到天子會突然召見李欽載,他當然知道天子召見李欽載或許是因為滑輪組一事,暗暗高興之時,不由又擔了心事。
這混賬小子向來沒個正形,雖說近日改了不少劣性子,可沒正形這毛病好像愈發嚴重了。
面君可是有著嚴格的宮廷禮儀的,他那副不正經的樣子若在天子面前失儀,惹怒了天子,回頭不僅沒有封賞,說不定還會落個不敬之罪。
既高興又擔憂,老祖父操碎了心。
戰場上殺伐果斷的老將軍,此刻像個平凡的老人一樣,對孫兒叮囑個不停,從走入宮門的姿勢,到面見天子時的參拜禮節,事無鉅細,囉嗦個不停。
李欽載一邊聽著李勣的千叮萬囑,一邊任由丫鬟手忙腳亂地給他穿戴衣裳,腦子裡嗡嗡作響,李勣的叮囑從左耳進去,一不小心又從右耳流出來。
馬車載著李欽載來到太極宮外,李欽載下了馬車,站在宮門前,仰頭望著高聳巍峨的宮牆,腦子裡仍然稀裡糊塗像漿糊一般。
頭好痛,被李勣一通填鴨式的耳提面命,強行塞了一大堆宮廷禮儀,此刻腦子裡全是“先整後肅”,“肅而再拜”,“舉額而禮”,“匆行不亂”什麼的,很深奧。
天子召見,君臣奏對。
對大唐臣民來說,這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只有非常有本事的臣子才能被天子單獨召見奏對,這是天子屈尊紆貴向臣子請教治國平天下的一種形式。
不誇張的說,天子奏對幾乎等同於考中進士,其榮耀程度是能夠載入家譜傳之後世的。
可李欽載卻是個異類,從聽到宦官傳旨開始,一直到此刻站在宮門前,他的心中卻泛不起一絲漣漪,更別說激動的情緒了。
靜如變態,穩如老狗。
前世深受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薰陶,李欽載知道天子不是什麼老天爺的兒子,李治也不過是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喝多了也會吐,吃撐了也會拉,拉出的粑粑照樣是臭的。
這麼一想,嗯,有啥激動的?唯一承認的是,人家的投胎技術確實高強,這一點不服不行。
宮門前站立片刻後,李欽載很快整理了情緒。
就當前世給上司彙報工作一樣,一言不合頂多挨頓批評,若真的因為君前失儀而落個殺頭之禍……
那就說明天子早就存了心思要弄死你,跟君前失儀沒有半點關係,進門邁左腳都是殺頭的大罪。
宮門開了一線,一名宦官走出來,領著李欽載入宮。
一路上默默誦唸禮儀細節,李欽載無心觀賞太極宮的景色。
太極宮兩儀殿。
兩儀殿屬於宮闈禁內,平日只有少數深受寵信的朝臣才可允許入內,與天子商議朝政。
今日李治選擇在兩儀殿召見李欽載,可見對他頗為重視,當然,也不乏向李勣示恩的意味。
按宦官的示意,李欽載在兩儀殿外站定,宦官入內稟奏,沒多久殿內便傳李欽載覲見。
李欽載牢記李勣叮囑的禮儀細節,先在殿外脫了足履,著足衣入殿。
入殿首先整衣冠,神情要肅然,然後垂頭恭行,行至十步站定,規規矩矩長揖行禮。
“臣,李欽載拜見天子。”
前方傳來爽朗的笑聲:“李卿免禮,哈哈,到底是英國公的孫兒,這番禮儀縱是禮部尚書來了,也挑不出絲毫錯處。”
李欽載鬆了口氣,直起身來。
正視前方,見李治穿著明黃錦袍,端坐於殿首。意外的是,與他形影不離的武皇后此時卻不在他身邊。
上次校場點兵,李欽載咖位不夠,只能遠遠看著李治,這回倒是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