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唐軍將士們毫不留情地補刀了。
而唐軍的傷亡也不小,戰死者兩千左右,輕傷者不計,重傷者四百餘,和敵軍一樣也是傷亡過半。
只看敵我傷亡數字的話,這一戰唐軍無疑是大勝。
兩千多與八千多的傷亡對比,足可見唐軍賺大了。
可是,賬不能這樣算,因為這場戰鬥還沒結束。
敵軍鳴金收兵,但沒有退兵。
斥候來報,鳴金之後,敵軍後撤五里駐兵,根本沒有撤兵的意思。
李欽載要堅守這條南下的必經之路,而敵將卻鐵了心要打通這條南下的必經之路。
兩軍交戰對峙,誰都不會輕易妥協退走。
李欽載斷定,敵軍必然還會再次發起進攻,一場惡戰後,敵軍的人數仍然佔壓倒性優勢,唐軍卻只剩下兩千多,敵將沒道理放棄即將到來的勝利。
心情愈發沉重,李欽載知道,接下來的惡戰將會更慘烈,此地將是將士們的埋骨之所,包括他在內。
耳邊傳來受傷將士們的呻吟和哭嚎,軍中大夫臉色蒼白地在傷者之間四處奔走。
戰死的將士們被抬到戰場外,來不及掩埋,來不及收拾他們的殘肢,甚至來不及為死去的袍澤們痛快哭一場,來不及道別。
大家其實並不忙,大部分將士或坐或躺,掏出乾糧大口吞嚥,他們要節省體力,恢復體力,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事還沒結束。
除了傷者的呻吟,四周一片寂靜,將士們木然地啃著乾糧,人群裡沒人出聲。
偶爾,也會突然傳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嚎叫,那是在為曾經鮮活的袍澤送別。
戰爭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勝利後的喜悅。
…………
辱夷城內。
一場兵變已然發生。
事先毫無預兆,當守城的文官和將領們各懷心思來安玄渙府上赴宴賀壽,酒至半酣處,安玄渙突然變臉,驟起生變。
數百名忠於安玄渙的守軍衝進堂內,刀架上了所有人的脖子,至於那位奪了安玄渙兵權的文官,還沒等他暴怒發問,便被安玄渙拔刀親手砍下了頭顱。
壽宴之上,被文官拉攏而背叛了安玄渙的將領們,則被捆綁起來,關入大牢裡。
與此同時,十幾名忠於安玄渙的部將迅速進了兵營,接管了兵權,殺了一批執迷不悟的守軍將士後,這座城池終於重新回到安玄渙的掌控之中。
這場兵變塵埃落定,而安玄渙也再無退路。
薛訥終於徹底放了心,心情按捺不住地狂喜。
稀裡糊塗的,居然真的兵不血刃拿下了這座城,潑天的大功就這樣落在自己的頭上,跟誰說理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