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之役》
第二百一十五章:軍事技術的突破瓶頸
在一個機密的軍事研究基地裡,周思君正神情嚴肅地看著眼前的一份份報告,眉頭緊鎖。這些報告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軍事技術研發遇到了嚴重的瓶頸。
“這可如何是好?”周思君自言自語道。她深知,軍事技術的停滯不前對於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周思君決定立即組織專家團隊進行攻關。她召集了國內頂尖的科學家、工程師和軍事專家,在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目前的技術難題主要集中在新型武器的動力系統和精準打擊能力上。”一位資深科學家說道。
“而且,材料的強度和耐高溫效能也無法滿足需求。”另一位專家補充道。
周思君認真地聽著大家的發言,不時點頭。“同志們,我們必須儘快找到解決方案,突破這個瓶頸。”
專家團隊立刻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實驗室裡燈火通明,各種儀器裝置不停地運轉。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進展卻十分緩慢。
“周思君,按照目前的情況,僅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一位團隊成員憂心忡忡地說道。
周思君思考片刻後說道:“那我們就積極尋求國際合作,獲取新的思路。”
這個決定引發了一些爭議。
“國際合作會不會導致技術洩露?”有人提出了擔憂。
周思君堅定地說:“我們會做好保密工作,同時在合作中保持警惕,以獲取有益的資訊和技術。”
於是,周思君開始與一些具有先進軍事技術的國家和機構進行接觸和洽談。
在一次國際軍事技術交流會上,周思君與一位外國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們非常希望能與貴方合作,共同攻克這些技術難題。”周思君誠懇地說道。
“但合作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互利的基礎上。”外國專家回應道。
周思君表示理解,並詳細介紹了己方的優勢和需求。
經過多輪談判和協商,終於與部分國家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但合作的過程並不順利。
“他們提供的技術資料似乎並不是最核心的部分。”一位負責審查合作資料的專家說道。
周思君立刻與對方進行溝通:“我們希望能夠建立更加坦誠和深入的合作關係。”
同時,國內的研發工作也沒有停止。
“無論國際合作的結果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自主研發的努力。”周思君鼓勵著團隊成員。
在實驗室裡,專家們日夜奮戰,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和材料。
“這次的實驗結果還是不理想,我們得重新調整方案。”一位工程師說道。
周思君說:“不要氣餒,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繼續努力。”
在國際合作中,也逐漸取得了一些進展。
“這次他們提供的技術思路對我們很有啟發。”一位專家興奮地說道。
周思君說:“很好,但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進。”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在合作專案的智慧財產權分配上,雙方產生了分歧。”負責合作事務的工作人員報告道。
周思君親自參與談判:“我們要尋求一個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確保雙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經過艱苦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共識。
但國內研發工作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資金和資源的緊張限制了我們的實驗規模和次數。”財務部門的負責人說道。
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