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戈也連聲感嘆:“李大人真是神武,這一仗打贏後河東道北面和東面能徹底安定好幾年!好一齣連環計,還附帶引蛇出洞,避免了河東軍強行攻城的巨大損失!”
穆有粱也大感受益匪淺,說道:“兵法之道果然高深,在李嗣本大人看來,巴不得契丹軍和幽州軍互相勾連,正好一舉各個擊破!”
孔盛東起身說道:“好!李大人已經完成佈局,我們這邊也各自帶領人馬,等著契丹軍來自投羅網咖。蒙將軍你的壓力最大,擊敗契丹軍後還要去順州做後援,這三千人馬身上的擔子不輕。”
“孔將軍,穆將軍,李嗣本大人籌劃多年,這次機會難得,我們三人可不能掉鏈子,接下來我們比比誰殺的契丹軍更多,好不好?”
“蒙將軍,你帶著三千騎兵,肯定比我們雙寧營優勢大,不過,我們雙寧營也不是吃素的,尤其對戰契丹軍,不用動員,軍兵們也會使出十分的勇氣和戰力。”
第二日上午,斥候來報,北面又出現兩支契丹軍,總人數大概近千;下午,河東軍斥候再來報,在宣州南面外圍,河東軍已經合攏包圍圈,開始向南下的契丹軍主力發動攻擊,契丹主力在宣州南被擊潰,分別從東西兩面逃竄,向西的那一部分,已經和先前在雲州北出現的小股契丹軍陸續匯合。雲州北的契丹軍意識到被包圍,並被切斷退路,連續向東北方向突圍三次均被李嗣本的大軍和李嗣源派來的增援軍隊擊潰,開始呈現四散奔逃之勢。此時經過數場廝殺,契丹軍此次進入宣州以南的四萬多騎兵已經被殲滅半數,剩餘部分被分割包圍在三、四個小區域內,已成孤軍困獸。晚間雲州北契丹軍和潰逃的契丹軍主力匯合到一處,他們先向北試圖突圍,被河東軍攔截,雙方激戰整整一夜,到了天亮契丹軍損失超過五千人馬以上,接著契丹軍又向東逃竄,被順州出擊的河東軍圍堵,激戰半日,再損失數千人馬。
第五日,被迫退回雲州北的契丹軍,眼看已經被四面包圍,突圍無望,而援軍被堵在宣州北一步不得前進,領軍將官果然發動垂死掙扎,帶著殘存的四千多人馬,向南殺了過來。
令人意外的是,契丹軍選擇的第一突破點竟然是穆有粱把守的西北方向,孔盛東判斷契丹軍大概想選團練營性質的雙寧營作為突破口,同時從西北方向到雲州城的距離近,所過村鎮多,便於他們以戰養戰,對河東道造成最大的傷害。
可是契丹軍卻一腳踢到了鐵板上,雙寧營依靠強大的裝備優勢和人員戰鬥力,與契丹軍激戰兩個時辰,契丹軍戰死一千餘人,竟然沒能前進一步。
據後來李義所說,穆有粱依仗地理結陣防禦,中軍前盾後矛,弓弩在後,兩側輕騎來回衝擊絞殺,守得密不透風,加上火器的使用,殺得契丹軍潰不成軍。穆有粱還帶著一支五十人的精銳小隊,正面突破了契丹陣營,一直殺到了契丹主將身邊,驚得契丹主將以為遇到了河東軍最精銳的黑鴉軍。契丹軍被迫再次退後,結陣固守。穆有粱殺紅了眼,再次率隊斬殺百餘契丹軍這才回到自己這邊陣中。梁安戊事後逢人便吹噓說:她師父穆有粱那日如天將般殺傷契丹軍百餘人!自己殺傷契丹軍五十餘人。馮英老實,偷偷告訴孔盛東實際情況大概是這個數字的一半差不多。
契丹軍被雙寧營殺得喪失了銳氣,午後不得不改變突圍路線,又轉向蒙戈把守的東北方向。
蒙戈是李嗣本帳下最生猛的年輕將領之一,他竟然指揮騎兵和契丹軍對沖,雙方拼殺了小半個時辰,死屍一眼看不到頭,契丹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在眼看要突破蒙戈東北方向防線的時候,孔盛東帶周渝、馮滿、穆風和雙寧營軍士補位,兩輪弩箭加上長矛方陣,再次堵住了契丹軍的去路,剩餘千餘契丹軍被活活圍在不足五里方圓的區域內無法動彈。此時蒙戈深感丟人,竟讓契丹人差點從他這邊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