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大乾六皇子云徵 > 第69章 楚國亡國

第69章 楚國亡國 (第3/8頁)

程國和韓國在與秦國的對抗中接連戰敗,最終被秦國徹底吞併。兩國的王室子弟皆被迫遷往秦國都城長安,成為政治上的人質,徹底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權。

長安城中,程國與韓國的王室子弟們居住在被嚴格監視的宮苑內,他們昔日的榮耀早已不復存在。對於這些曾經的貴族而言,長安雖然繁華,卻也意味著永遠的囚籠。李憲刻意安排這些王室子弟參加朝廷禮儀和學習,希望透過同化他們,削弱他們對故國的懷念。

與此同時,楚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四國聯軍中,楚國作為重要一環,曾信心滿滿地與秦國對抗,然而隨著函谷關的潰敗和其他盟友的瓦解,楚國大軍遭遇了重創。楚王羋啟不得不面對現實,與秦國議和,割讓了楚國的都城郢。

郢作為楚國的文化與政治中心,象徵著楚國的榮耀。然而,羋啟明白,繼續頑抗只會導致國家的徹底覆滅。他無奈地將都城郢拱手讓給大秦,簽訂了屈辱的條約。郢被納入秦國版圖,從此成為秦國在南方的重要據點。

楚王羋啟面對國土的淪陷,做出了痛苦的決定——東遷至壽春。為保留楚國的王統,他下令將壽春改名為壽郢,試圖透過這個新都繼續維繫楚國的脈絡。然而,這一遷都行動被視為國力衰落的象徵,楚國計程車氣和國民的信心大幅下滑。

李憲在長安接到楚國割讓郢的訊息後,神情平靜,但眼中閃過一絲滿足:“楚國終究還是不敵我大秦,郢入我手,南方局勢將一片開闊。”

丞相楊安上前道:“陛下,楚國雖然遷都壽春,但以如今楚國的形勢,恐怕他們再難有復興的機會。”

李憲微微頷首,沉聲說道:“羋啟此舉無異於苟延殘喘,壽郢終究不過是一個象徵而已。楚國的實力已大不如前,只要我們繼續穩紮穩打,壽郢也遲早會落入我秦國掌控。”

國師瑤光則提醒道:“陛下,雖然楚國東遷,但壽郢地處長江流域,水路縱橫,易守難攻。楚王若依託地形固守,恐怕還需費一番周折才能徹底平定。”

李憲聽後,冷靜分析道:“瑤光所言有理。楚國依江而居,確實是天然的屏障。但他們已經喪失了鬥志,我們只需待時而動,待其內外交困時再發動致命一擊。”

他隨即下令:“傳旨,馬驤與魯統加強南方防禦,尤其是郢地的建設和穩固。同時,命國庫撥銀百萬,協助修繕郢中的宮殿與城防。壽郢的威脅不日將除,但我們必須步步為營,不可輕敵。”

,!

馬驤、魯統領命,立即部署郢城的改造與防守。至此,秦國進一步鞏固了在南方的統治基礎,郢成為了秦國在南方的戰略中心,而楚國的遷都壽春不過是一個象徵性的舉動,無法改變秦國逐步擴張的事實。

羋啟則在壽郢遙望著西方的舊都,心中充滿苦澀。他明白,楚國的未來已經難以挽回,而壽郢只是他為保住王權的最後一搏。

楚王羋啟遷都壽郢後,表面上試圖穩固楚國的殘餘勢力,但內心深知,楚國的局勢已如風中殘燭。壽郢雖然依江而建,地理條件優越,但國力大損的楚國再也無法與大秦抗衡。儘管如此,羋啟並不甘心坐以待斃,他召集剩餘的將領,密謀一場反攻,試圖透過江河天險抵擋大秦的進一步侵略。

一天深夜,壽郢的王宮中,羋啟召集了幾位親信重臣和將領,共議國策。

羋啟眉頭緊鎖,沉聲問道:“諸位,眼下我楚國已退至壽郢,秦軍隨時可能南下。你們可有良策助我楚國再度崛起?”

楚國大將馮崇站了出來,慷慨陳詞:“大王,壽郢雖非舊都,但依託長江天險,易守難攻。若能團結江東士族和各地百姓,或可憑藉地勢與秦軍周旋。”

丞相呂從也附和道:“大王,馮將軍所言甚是。壽郢地勢險峻,加之長江為天然屏

最新小說: 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 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 穿越之末世女彪悍為母 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 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 有獸焉:玄暉 三國憑實力截胡 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 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 往事塵埃中的故事 四合院:傻子開局,征服全院 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 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 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哈哈大漢那些事兒 奧特:我只是一個路過的收藏家 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 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