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瀚海唐兒歸小說最新章節 > 第268章 鐵板與鐵錘

第268章 鐵板與鐵錘 (第1/2頁)

肅州,也就是後世的酒泉市,肅州城則大概在於酒泉市肅州區。

在隋唐時期肅州置酒泉、福祿二縣,按唐代宗大曆元年的資料,有戶二千二百三十,口八千四百七十六。

看起來有點誇張,因為碩大的酒泉市,只有八千多人,怎麼想都不對。

這除了古代人口稀少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唐代的戶口統計,是十分混亂的

前比不上兩漢甚至短命的隋朝,後比不了兩宋更別說明清。

整個唐朝,前期還能進行一些統計,到了玄宗開元后期,戶口管理十分混亂,長期不做調查統計。

所謂‘死不除名,生不入籍’,即每年只是按照上年的戶籍,稍微在紙上估摸一下人口增長率,然後就上報了。

豐年加點人,災年減點人,跟共和國某些時期,gdp是統計局工作人員用計算器算出來的時候,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肅州這裡其實還不算離譜,離譜的是涼州,這座城市在唐朝,不但是隴右河西的邊防重鎮,還是唐朝最重要的商貿口岸,沒有之一。

經濟地位直逼長安和東都洛陽,更為河西都會,襟帶西蕃、蔥左諸國,商旅往來,無有停絕,乃天下要衝,國家藩衛。

這樣的重要據點,唐廷統計的涼州人口竟然只有十二萬,涼州城只有四萬餘,不知道這是不是隻統計了漢人的人口。

而且天寶年間十二萬,到了唐代宗大曆年間,涼州馬上就要陷入吐蕃人之手了,官方戶籍上的人口,還是十二萬。

不得不說,李唐王朝在某些統治方面,極其粗糙,這是個缺點和優點都很明確的王朝。

張昭此行的目的,就是肅州的玉門軍鎮所在。

此時的肅州,被分為了兩個部分,歸義軍所控制的上肅州,只有玉門軍周圍這一小塊。

具體位置在後世玉門市西北十幾公里左右,正處於獨登山腳不遠處,嘉峪關以西。

甘州回鶻控制的下肅州,這佔據了肅州的絕大部分地方,酒泉、福祿兩縣的縣治都在甘州回鶻的控制之中。

而就是上肅州,按張昭的觀察,除開玉門軍的幾百鎮軍以外,周遭人口也不少會少於四千人。

而且此時河西走廊的生態,還未像兩宋以後那樣遭到大規模的破怪,土地其實還算肥沃,也不是非常缺水,甚至比共和國時期的酒泉還要宜居一些。

作為玉門軍遏使的羅通達,比張昭早十餘日就到達了玉門軍。

四月正是春耕的時節,甘州回鶻強忍公主被殺的怒火,一直忍到現在才出兵,顯然是經過了精心算計的。

因為他們雖然已經在甘州定居了下來,也早已開始學著漢人模樣耕種,但作為馬背上的民族,遊牧依然是甘州回鶻的主要生活手段。

選擇在春耕發動戰爭,他們只不過耽誤了少量的牛馬繁育時間,卻能極大的破壞歸義軍的生產和生活。

不過他們這次失算了,此次歸義軍根本不用大規模徵調士卒,因為張昭手裡足足有五千多人,這些人幾乎全是脫產士兵,根本不影響生產。

而且這還是張昭還有一千餘人尚在於闐和仲雲國沒有來的情況下,這場戰爭的規模和走向,完全出乎了甘州回鶻的預料。

不過,張昭也不是沒有憂慮之處,不算歸義軍的願意跟著他走的這一千多年青一代,就是張昭自己這四千人的補給,就是非常不好解決的問題。

歸義軍人口規模就這麼大,一下多了四千張可以胡吃海造的嘴巴,立刻就讓歸義軍的供應吃緊了起來。

這時候的人,可是忙時吃幹閒時吃稀,但軍人不行,不但要吃飽,還要稍微吃的好一點。

而且張昭這幾千人,早就被他在安西、河中和天竺給養刁了胃

最新小說: 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 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 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 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 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 紫鸞記 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 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 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 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 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明末之我若為王 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邊水往事同人: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