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就更熟悉這一套了,他站到張鉊身邊說道。
“聖人,這是昔年朱梁軍最喜歡的以步克騎大方陣,立砦堡於兩側,若是我騎兵鑿擊兩側,則被車陣和箭樓所阻隔極難攻入,臣判斷,這裡面肯定還有伏遠弩這種利器。
打正面的話,這個大砦堡中屯的必然是精兵,輕易不可能攻陷。
若是繞過,大砦堡中精銳可四下襲擾,若是強攻,河東軍可搬開拒馬支援,甚是難打!”
張鉊聽完,又仔細看了看地圖,總覺得有些熟悉,最後恍然大悟,這玩意,不就是疊陣嗎?他在疏勒破虜州用過的。
只不過是把前出的弓箭手叢集變成了一個大砦堡,兩側的拒馬變壕溝與車陣。
放棄了從兩側出擊的能力,而主要靠大砦堡限制騎兵正面衝擊,兩側兵馬則可以看情況搬開拒馬出擊。
張鉊想到了,剛才嘟囔了幾句的白從信突然也發現了,他猛然間看向張鉊。
“聖人,這不就是以步克騎疊陣之法嗎?核心還是阻隔騎兵速度,然後以弓弩為投射。
可能是河東軍弓弩不足,所以修了一大砦堡蓄藏精銳,一面以為城牆,一面待時而動。”
白從信說到這,又突然不說了,因為張鉊與他們在安西破虜州大戰結束後,就分析過這種疊陣的弱點。
得出的結論是這種放棄了移動的大陣唯一缺點,就是害怕比他更出色的高機動遠端投射武器。
而恰好,周軍中就有這個—隨時轉運,快速擊發的駱駝旋風炮。
想到這,張鉊和白從信相視一笑。
馮暉等沒見識過駱駝旋風炮的威力,因為這玩意的維護成本實在太高了,張鉊一直沒捨得用。
打南唐的時候倒是帶上了,但以南唐軍的戰鬥力,根本用不著。
這個張鉊發明的金手指,其實在某個時段他都想放棄了,因為在現在的張周,駱駝旋風炮幾乎處於毫無用處的地步。
這玩意,歷史上出現,是因為西夏要用來對付宋軍用的,使用時用騎兵限制宋軍重步軍的移動後,再用駱駝旋風炮去砸。
可是在張周,周軍步騎皆強,孟蜀、南唐等國則基本只有步兵,重步的質量還比不上張周,契丹跟張週一樣,都以騎兵見長。
因此駱駝旋風炮一直都沒有用武之地,屬於雞肋中的雞肋,但沒想到在這裡用上了。
張鉊把駱駝旋風炮跟馮暉等人一說,眾人都是大喜過望,河東軍的砦堡是以大量木材和少量土石修建的,防禦力其實並不強,很難經受住駱駝旋風炮的轟擊。
乾脆就先砸毀他們的大砦堡,把河東軍轟出來,讓他們主動前來求戰。
六月初四,張鉊又磨蹭了兩天,等待駱駝旋風炮全部過河之後,才率兩萬大軍,抵達了雞澤縣城北。
而在這之前,從漳水到雞澤縣北的整片大地,完全成了雙方騎兵狗斗的競技場。
張周出動了左金吾衛的驃騎,河東軍也放棄了一直用吐谷渾騎兵的慣例,而是出動了河東衙內驍騎千餘。
在張鉊率大軍抵達的路上,隨處可以看見無主的馬匹,滿地的血跡,以及拋屍荒野的河東騎兵,雙方戰鬥之激烈,可見一斑。
清晨的微涼的輕風,拂過一面面戰旗,周軍分三面,共大小十七個方陣。
方陣之間,數十鼓樂隊伍隨軍而行,齊奏大鼓、胡笳,眾將士高唱。
‘敦煌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望龍庭,麟臺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
可不要小看這首《菩薩蠻.敦煌古往出神將》,此詞出自吐蕃陷鄯、涼等州後,閻朝率沙州軍民堅守河西最後據點敦煌時,乃是當時的軍歌。
自閻朝被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