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面臨可以滅國擒王的大功,張彥澤根本不會在河北岸的衛州等待多久。
他率領使團剛從東京開封府離開三日,才走到鄭州。
張彥澤與契丹將領傅珠兒率領四千人,就在白馬津搶渡黃河到達了滑州,隨後馬不停蹄,直搗東京開封府。
而此刻,後晉朝廷命令河南各州抽調丁壯,組織團結健兒的命令才剛剛下達下去。
石重貴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絕望地命令妻兄馮玉去搜羅禁軍,組織防守東京開封府。
結果第二日,馮玉才蒐羅了不到兩百禁軍,張彥澤就領著契丹輕騎,從滑州直撲而來。
東京東門封丘門的守將不戰而降,契丹騎兵長驅直入,等石重貴從夢中驚醒時,契丹騎兵已經衝到皇宮南門明德門附近了。
此時石重貴身邊只有禁衛十餘人,宮中大亂,內侍宮人四處亂跑,一副末日景象。
更有別有用心的內侍,開始趁火打劫蒐羅宮中珍玩,不一會就有幾處火起。
石重貴此刻倒也有幾分武人的膽氣,他抽出寶劍,帶著侍衛四處巡宮,穩定人心,不過到了此刻,這點鎮定已經毫無用處了。
申時,到達明德門的契丹騎兵太少,未能開啟明德門,或許是怕石重貴燒了皇宮,契丹騎兵遂將兩封書信射進宮來。
一封是討伐遼國討伐石重貴的檄文,指責他挑起晉遼大戰,乃是不仁之主,痛罵他立嬸孃馮氏為皇后,敗壞倫理,是為無德。
第二封則是耶律德光寫給李太后的親筆信,信中言語就頗為平和,還承諾不會濫殺石家宗室云云。
本來石重貴看了第一封后,就已經在驅趕后妃以下三十餘美人,一同赴火自焚。
但看了第二封之後,加上身邊侍衛苦勸,石重貴又不想死了,遂讓人撲滅大火。
更是趕緊讓兒子石延煦和石延寶奉降表,帶著晉國的國寶和金印,開啟明德門投降。
這石重貴搞出這一套,本來是想保留一點尊嚴。
他覺得張彥澤是晉國臣子,原本在石重貴面前,也是極盡恭謹,應該不會來為難他。
可嘆啊!石重貴常年身居內宮,如同一個被保護起來的溫室花朵,他已經忘記了此時武人是什麼德行了。
明德門一開,張彥澤除了把降表、國寶和金印派人快馬送給耶律德光以外,他立刻督兵將石重貴從皇宮中趕了出來。
他與契丹人傅珠兒等,當著石重貴的面就搶奪后妃宮人。
張彥澤甚至把石重貴長子石延煦的生母楚國夫人丁氏抗在肩上擄走,任憑石重貴痛苦哀泣。
緊接著,這數千騎兵控制東京開封府內外各門,招攬一批城中敗類之後,分割槽開始搶掠城中百姓。
他們不敢搶掠皇宮,但對於晉國勳臣以及東京百姓,可不會手軟。
一時間,連高門大戶之家也不能避免,金銀錦帛被搜刮一空,美貌女子基本都被擄走,東京城的哀哭之聲,傳遍汴水兩岸。
不過這一切,都已經與張昭無關了。
初步解決了李德珫和安彥威的問題之後,入關中,就只能等耶律德光什麼時候入中原,方才可以了。
張昭將身邊的錦衣使者幾乎全部放了出去,專門去打探晉遼兩方的動向。
正月二十,實在耐不住的張昭率五千精騎從原州出發,穿過了彈箏峽,就在後晉的渭州平涼城西二十餘里處紮營。
現在只要再往東兩百步就進入關中,但張昭只能一直在這裡等待時機。
正月二十四,寧州傳來訊息,邠寧靜難軍節度使劉景巖遣三子為質,交出了靜難軍節度使金印,只求張昭保留他的幾萬畝養老之地。
張昭毫不猶豫的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