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成一片’,而且涼州各部還打不過他這兩千銀槍兵,只能向後晉朝廷哭告。
後晉派涇州押衙陳延暉前往調解,涼州各部哭嚎著抱住陳延暉的大腿不肯放他離開,自願歸陳延暉統領,請後晉朝廷立陳延暉為涼州刺史。
石敬瑭也怕馮暉在涼州站穩腳跟後,效彷定難軍李家,開始不承認吳繼興的河西節度留後職位。
吳繼興沒了支援,只能返回靈州,此後追隨馮暉,在靈州撫綏邊部,恩信卓著。
歷史上張希崇死後,靈州漢民十不存一,党項諸族驕橫,全靠馮暉以及手下吳繼興等治理。
不然的話,恐怕等不到大宋丟失靈州,後漢時期可能就沒了。
不過在這個時代,吳繼興認為自己來對了地方。
因為涼國內的氛圍,就跟中原朝廷完全不一樣,有一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感覺。
來之前馮暉與他分析的,涼國虎踞河西隴右,全有靈武夏綏,比天下任何一方,都有可能結束這個亂世的結論,被吳繼興完全認同了。
得得得!馬蹄聲響起,一個身穿錦袍,手持白旗的高昌回鶻騎兵從遠處馳了過來。
這是使者,持白旗前來說話的。
吳繼興撇了撇嘴,有些嘲諷的舉起了手中的硬弓。
“還想來勸降麼?賊胡真當自己是天可汗了?”
嘣的一聲,箭失流星般的劃過,跑過來的錦袍騎士應聲而倒,一個字都沒說出口。
頡利毗加臉都氣紅了,他憤怒的以極,從華麗的天可汗六架上站起身來。
“左神武軍出擊,以山南各部為前軍。”
頡利毗加口中的山南各部,就是博格達山以南的各部,他們就是那些沒有軍餉的本地部落武裝牧民。
得到命令的上萬高昌回鶻騎兵們開始出動。
剎那間,煙塵就開始瀰漫在了赤亭守捉以西、以北的廣袤沙地上。
這是西域騎兵最喜歡的招數,這裡由於相對乾旱,地上常常都會堆積很厚的一層黃土,進攻方的騎兵往往會在大軍出動前,在各處揚起塵土,以此大造聲勢和遮掩進攻的方向。
吳繼興也立刻開始了變陣,他讓左右各率五百騎兵的郭廣成和陳輝明,率騎兵隊伍後撤到步兵身後。
一是避免成為首先打擊物件,遭到打擊也可以很快機動,二是留出戰馬衝擊的距離。
漫天塵土中,吱哇亂叫的聲音陡然響起,配合著這幾乎不見人的氣勢,還真挺唬人的。
而吳繼興這邊,步兵們雖然拿出了弓,也從胡祿中拈起了箭失,但卻有些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射出,因為此刻還並不能判斷敵騎,是要從哪個方向主攻?
吳繼興趕緊豎起了一面紅色的三角旗,然後他身後計程車兵,都開始用左手肘部敲擊身邊同袍胸甲,示意聚攏過來。
得到訊號計程車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迅速的集結了起來,少量的彭排手豎起了彭排。
原本呈三個方陣並排而立三部分步兵,在極快的時間內,變成了有些類似菱形的小陣。
並且呈品字形分佈,吳繼興的銀槍都六百人被直接頂到了最前面。
與一般的步兵對抗騎兵需要結方陣不同,吳繼興的這個打法,源自他的自信。
如果對面是敢於衝陣的鐵騎,這麼玩很可能就會被逐一擊破。
但吳繼興不認為高昌回鶻騎兵有直接衝長槍方陣的能力,早先的數千輕騎,就已經暴露他們的戰力了。
雨點般的箭失,伴隨著勐烈的土腥氣鋪面而來,到了七八十步以內,原本隱匿在塵土中的高昌回鶻騎兵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他們居然不是傳統的漫山遍野衝來,再用弓箭騷擾,而竟然是呈鋒失陣,手持長槍馬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