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國,乃是周武王封的正經子爵國,這樣一來,是不是就不那麼具有獨立意味了。
由此張鉊又想到,雖然他現在表面控制了青塘,但其中的問題依然很多。
首先,他不可能長期在邏些保持兩三萬人的駐軍,最多能有個三五千人,就不錯了。
錢糧是一方面,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漢地的軍隊,沒幾個願意在那種高海拔,吃穿又完全不如中原的地方呆。
別說現在了,就是在共和國,青塘高原上當兵,那都是苦活中的苦活,沒有極強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那都是待不下去的。
但現在的青塘高原上還沒有武力盡失,吐蕃帝國的光輝還沒有完全遠去,像滿清時期三五千兵就足以威懾邏些當局,但此時根本不可能。
而且此時,青塘高原上的貴族和平民,對於控制邏些的周軍和中原的周朝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做個粗俗且噁心的比喻吧。
現在的青塘,就像是個剛死了爹(吐蕃帝國)的小孩子,傷心的勁頭都還沒過呢,突然跑來了一個隔壁老王(張周),上來就摟著他媽的腰,得意的說:‘反正你爹沒了,以後乾脆我來當你爹好了。’
雖然這個厚著臉皮跑過來的新爹,孔武有力又有錢,但這小孩那肯定會感覺到無比的噁心和不滿。
雖然當著面不敢怎麼樣,但背地裡給他茶杯裡吐口水,酒瓶子裡灌髒水,用他牙刷刷馬桶,臉巾擦地板的事,一定不會少幹。
等到自己稍微有能獨立的本事之後,立刻跑路絕對是第一選擇。
且青塘高原上人的脾氣,後世人應該是很瞭解的。
說句不客氣的,那地方能謀定而後動的人是少數,性格情緒化,做事簡單化,一上頭了就要憑武力解決問題的,才是大多數。
那可是在電視電影手機如此發達,資訊如此暢通的年代,這種地方都那樣。
此時恐怕除了邏些那些鬼精的政客以外,整個高原上的一百萬人,絕大多數都一根筋不怕惹事,且什麼都沒有的人。
快窮死的人,對於死亡的恐懼,也就那麼回事。
目前的張周,面臨的就是這麼個情況,直接行郡縣那是想都別想,就是不靠贊普和六法宗做背書來行統治,都是不可能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鉊仔細思考了一番,現在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封赤旺徐贊為巴王。
將已經被張鉊控制牢固的大非川、東女國(玉樹一帶)、松潘府、西山諸羌(橫斷山脈這一帶)從吐蕃帝國的範圍內切除,設定宣慰司管理。
而真正的吐蕃腹地就變成巴國的領土,以贊普赤旺徐讚的名義來治理,這樣的話,只能還是用開霸府的方式。
那麼就可以設定一個巴王霸府,霸府在政治上設立巴國國相,總覽國中大小政務,軍事上設立護巴兵馬使,統管全國大小軍事。
至於巴王,則居於神都洛陽,委派國相和兵馬使處理國事。
這樣在名義上,國相和兵馬使是巴王的下屬,但實際上是朝廷委派,巴王並不能插手任何一點。
而除了國相和兵馬使,巴國霸府中的其他職務,超過七成都會留給當地人。
這相當於是用中央朝廷的力量,來為投靠中央王朝的當地貴族做權力上的背書,從此將他們和朝廷繫結。
政體上,朝廷還會直接承認當地封建主的封建藩鎮地位,按大小分為侯、伯、安撫使、鎮撫使四級。
這樣就可以將巴國內部切成大大小小上百塊貴族領地,使他們很難形成合力。
軍事上,重新選定桂,也就是軍戶,這吐蕃原來,是跟大唐一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