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很多年,她們的手再次相握,在相約的地點。
另外一人看得摸不著頭腦,和年輕的姜老師打了招呼,有些內斂地結束了姜蘭實驗室的第一次會面。
很短暫,但按照南穗的說法,在未來我們幾乎每一天都要見面,不用在乎這些細節。
南穗設想了六年的課題組雛形初建,很快帶著兩個學生進入了忙碌的工作狀態,手把手從基礎教起,幾乎將自己所知傾囊相授。
作為教師,她待的時間比學生還要長些。
在南穗不知道的校園論壇上,某個沉了一個月的帖子再次被撈起,來自於一個曾經在圍繞姜蘭的三次事件中都有發言的id。
主樓:「我從喊學妹,到喊學姐,希望今年能喊上老師。」
1l:「朋友們,我今年叫上老師了,問題是這個老師和我同歲,叫起來好吃虧哦!」
2l:「我錯了,老師牛x,果然天才的腦子和我等凡人不一樣!」
3l:「我錯了,天才不但腦子不一樣,精力也不一樣,ta不會累的嗎!!」
第12章 架藥生塵 12 遲來的一切
李師兄常常會來南穗實驗室串門,離得近,中午還能湊一桌在食堂吃飯。
只是南穗更忙一點,與李和玕手底下七八個學生相比,她要做的事實在太多,連吃飯都顯得匆忙。
李和玕剔乾淨骨上的殘渣,收拾桌面,順口問著她近來的進展:「小蘭,你最近產物做得怎麼樣,模板應該沒問題吧?」
南穗點點頭。
她在t大的六年裡,也有學者在相關領域有了新的研究進展,正是她翻譯過的那篇7號與22號染色體異變相關的文獻作者,也是周扶南口中提到過的別人家孩子。
當然,姜蘭還是他最看好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叫費安,是周扶南的老朋友李教授最中意的弟子,目前還在國外研究所工作。他從那篇文獻中突破性進展後,又發現了兩條染色體間存在基因錯位交移現象,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可謂是箇中翹楚。
可惜,人在國外,沒意願回國發展。
周扶南也常常感嘆,許多有前景的年輕人都更願意留在國外,那裡有更多企業願意為前期研究費用買單,形成了完整產業鏈,不用整天為了經費擔心。
南穗和李和玕就會去鬧一鬧:「老師,你不把我倆當最愛的孩子了,你變了!」
其實兩人心裡都清楚,周扶南只是無奈,這些年裡他還是經常資助學生,可很多人畢業後留下一句感謝,就乾脆地離開。
雖說人各有志,總會有些不忿。
南穗也只能抽出時間多陪陪周老師,聽他講講年輕時候的故事,再匯報一下近來的研究情況,得到他一個欣慰的笑。
說回費安,南穗對這人耳聞很久,卻沒真正見過一面,雖然對南穗來說,他的研究成果比他的人更有吸引力些,也是她研究的起點。
9號染色體上abl基因與22號染色體上bcr基因因錯位融合,形成融合基因,編碼了人體中從未發現過的全新蛋白,且長期處於活躍狀態。
這是南穗在新入職三個月內交出的成果,生化界內她的名字不斷被人提起,從未來之星變成今日之星,連下一屆打聽她帶學生還有幾個名額的人都多了起來。
冬天裡風冷,即便關了窗還是有無孔不入的寒氣鑽進屋裡。
南穗和兩個學生在實驗室裡等擴增結果,三個人的椅子圍成一圈,見還得等個二十分鐘,索性聊起了天。
「老師,你是越來越搶手了,下一年我們也該多招幾個人進來吧?」
說話的是大頭——該學生為了給這層樓裡的老師和同學留下深刻印象,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