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瑟爾當然不會死
保命這件事她繼承了自己老師的優良傳統,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辦法續命或者死而復生——後手多。
姑且不提在多個世界的正負時間上存在的多個自己,在‘非連續時間’中留下過殘影的麗瑟爾存在本身是‘不連續’的,殺死2000年1月1日的麗瑟爾,她會在1999年的12月31日或者更早些的時間上用自己的殘影復活。
對於沒有才能,或者才能並不足夠的人而言,他們被現實所侷限。
過去,現在,未來
完全可以是同一時間,也完全可以是不同的世界。
這之間並不衝突,因為在量子之海中,每一個瞬間,都是過去透過現在向未來照出的影子,那麼理論上,當實物距離鏡面的距離為零的時候,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一體的。
這便是麗瑟爾·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階梯。
成為星神有什麼條件?
這顯然是未知的,所有星神的誕生都那麼‘理所當然’,就彷彿命運垂青,水到渠成。
是存在某種影響的,毫無疑問。
時間對於星神的限制有限,否則從時間尺度上來看,作為在近代時間上新生的星神,【巡獵】與【痛苦】的存在時間顯然不比那些無法得知起源的星神,但從信徒以及聲名傳播度來講,星神之間似乎並無太大的區別。
那些差異大都來源於星神自己的性質,就像少有人會真心實意地去信仰繁育,但這不代表會有人忘記【繁育】。
【痛苦】亦是如此,在信仰上和【虛無】的確有些相似,極少會有人信仰祂,但在祂投下視線後,那些走投無路的人中絕大多數都會低頭。與其說是力量具有成癮性,不如說是在【痛苦】之下,他們才能意識到自己活著。
偏題了
根據測定的各類材料以及已收錄的各種結果,星神的誕生往往聯絡著一種寰宇的‘概念’。
從這一點上星神是類似於律者的,只不過從‘物理法則的極致’變成了‘概念性的極致’,從星神的名來進行觀察,可以發現他們的神名往往都是某一種特殊的概念的延伸,例如【毀滅】【存護】【同協】。
也就是說,所有未誕生對應星神的概念,都有可能出現新的星神,但實際意義則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秩序】和【同協】的關係,這兩個概念本身彼此是可以融合的,而結果上最終【秩序】化為了【同協】的一部分。
即便代表的概念不同,但如果概念中包含的領域彼此具有高度重合性,那麼星神本身的力量將會決定命途的歸屬——是成為寰宇中新的道路,還是被更強大的命途所吞併。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明明有著範圍更廣闊的‘純淨概念’但至今卻沒有誕生星神的原因,比如【死亡】、【光明】、【時間】、【空間】以及【幸運】這些非常純粹並且覆蓋程度極大的概念。
至少麗瑟爾未曾聽聞這些命途上存在星神——或許曾經有過,但死的太早,連記錄也沒有。
想要成為這些命途的星神是很危險的,畢竟【死亡】容納【終末】與【毀滅】,【光明】站在【虛無】與【神秘】的對立面。
越是偉大,就越是容易侵犯到其他星神的領域。
麗瑟爾所研究...或者說她的儀式正是關於時間的。
對於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也包括曾經的愛茵,一致認為時間這種人為賦予的用於衡量非實質的概念,其指向的正體是具有連續性的,也就是所謂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然而從星神的角度觀察,時間並非連續性,最為典型的便是【巡獵】和【終末】。
如果時間具有連續性,那麼過去則會成為銘刻於歷史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