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生將其中一隻吃下肚。說也奇怪,這魚竟無內臟,腹中卻藏著一頁書。”
“朱平安吃得急,啃掉了一半。而這書,就是《律語》。後世有諺語,半部論語治天下,被史學界大拿指責錯誤,認為最初應當是半部律語統天下。”
“話說遠了,單說這朱平安吃魚下肚,整個人頃刻間便如撥雲見月般清醒,往後說話是字字珠璣,記性更是可怕,四個字——過目不忘。”
王祥是越聽越不對味。
和某的故事是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可為啥你還有屬於自己的一條鯉魚?
而且,吃掉以後好似換了一個人。
我也想要。
“當然,只一個傳聞是不夠的。”
“李姝後面又整了一個子厚讓蛋。”
“這一則被收錄進《興漢書·明國公列傳》,應該有一定的可信度。”
正吃梨的孔融崩不住了。
我出名的就幾件事,你搞一個近似的,還能給某留條活路嗎?
“其實講的非常簡單。就是朱平安小時候不吃不飽飯嘛,三房的堂妹飢腸轆轆。”
“有一次,陳氏掌勺。也不知是不是老太太良心發現,將一枚熟雞蛋遞給朱平安。但是,朱平安沒吃,反過來給了堂妹玉兒。”
“他說,自己為兄,當憐愛弟、妹,食物不可獨享。”
“此外,還有一大批流言甚囂塵上,搞得劉表都聽得耳朵起繭。”
“於是,他好奇之餘,招來朱平安,一見即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立時上表朝廷,舉其為孝廉,並給予一縣官。”
“朱平安由此開啟了人生的低谷期。”
哈?
不少人難以理解。
都做上官吏,還低谷?
低潮個錘子!
他辛辛苦苦多少年,也希望如范進一樣發癲。
可是,連只欺騙他的狐狸都沒。
慘!
太慘!
“相信又有一部分小夥伴不理解,都做官了還不知足嗎?”
“其實,朱平安這個人慫的同時又相當熱血,見不得世間不公。”
“曾經一名蔡氏族人在領下胡作非為,他明面上不追究,暗中卻好好休整了對方一番。”
“最後事情機緣巧合下被蔡瑁知曉,朱平安就迎來了各種排擠。甚至,他懷揣著處決自己的書信進了曹營。”
“一般人要是傻傻將信送上去,只有死路一條。畢竟,這信是蔡瑁寫給他的好友曹孟德的。荊州與一條性命,孰輕孰重,沒有人不清楚。”
“但是,不送的話,就別想著回荊襄發展,也休想在曹營混吃等死。”
笨蛋!
這種情況,逃跑就是。
權利再重要,值爛命的一秒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