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興道:“四散人帶著人去杭州,一個回信的都沒有,也不知道如今杭州怎麼樣了,民變莫非已經被官軍撲滅不成?”
譚旗主道:“那也只能試試了,總比留在這裡等死要好吧?”
此言一出,終於有人附和了,五位旗主有三位表示贊同。
此刻,胡帝突然道:“教主,我們要退,也並不一定需要往南退,齊州離魏王的地盤並不太遠,與其退往杭州,把希望寄託在那個不靠譜的民變身上,不如退往薊州魏王的地盤,以直沽為基地,蠶食大宋的地盤,那樣進可攻退可守,我們的軍隊只要退到直沽魏王的地盤,以逍遙軍的威名,朝廷的官軍絕不敢過界追殺!”
很快,明教的高層就分出三種意見,範天主張繼續死戰,譚旗主主張退往杭州,而胡帝則反其道而行之,主張向北撤退,找李軒尋求庇護。
三人各有人支援,其中,支援譚旗主的人最多,超過了半數,畢竟大部分人覺得寄人籬下始終不是長久之計,明教身為六方聯盟的一員,還得幹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張中興畢竟年少,他猶豫了,這個決定關係到明教的生死存亡,他考慮再三,決定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兩邊押注,於是道:“你們都說的很有道理,本座難以抉擇,不如這樣,我們把大軍一分為二,支援南下的人多些,就由本教主親自帶一萬人南下,而胡右使則帶著剩下的五千人向北突圍,爭取能抵達直沽,這樣的話,即便有一邊出事,我們至少還能保住另外一邊,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已經被六方聯盟的盟主李軒邊緣化,李軒就是屬狗的,跟張中興結拜也只不過是利用明教而已,此刻,杭州的義軍實力強大,李軒早就南下的了,而把張中興的這支大軍拋到了腦後,連李軒這個盟主都不管張中興,其他幾方更不會有人理會他們。
明教高層聽了張中興的決定,大家都表示支援,只有範天的意見沒有采納,一個人悶悶不樂。
決策已下,明教很快下令停止進攻,分成南北兩支軍團,分頭突圍。
……
蕭峰三兄弟一路北上,由於少林寺離中京太過遙遠,途中還要經過李軒的地盤,所以,花了半個多月才抵達中京。
一路上,蕭峰得到的都是壞訊息,丞相的十四萬大軍近乎全軍覆沒,只有丞相本人帶著一萬左右的殘兵逃亡漠北,東京遼陽被女真完顏阿骨打攻克,中京被逍遙軍主力團團包圍,苦苦支撐,大燕軍攻擊漠北,三方從南,東,西三個方向,對大遼已成合圍之勢。
中京城外三十里,蕭峰策馬北望,還能看到峰煙。
段譽道:“大哥,千萬冷靜,中京已經是甕中之鱉,此刻絕不能冒險進城,我們還是回上京去搬救兵吧!”
蕭峰點點頭,道:“三弟言之有理,我只是好奇,為何耶律大石和耶律鬼才兩個南北院的人馬,居然都不來救援。”
段譽道:“恐怕大哥不在,他們二人相互牽制,都想著對方過來救援吧,我想,還得大哥出手,才能壓制他們團結一致,救援中京。”
不得不說,段譽雖然迂腐,但其實很聰明,居然讓他料中。
蕭峰想想,覺得挺有道理,道:“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要再耽擱時間了,快速回上京!”
說完,帶頭策馬揚鞭,三兄弟帶著手下向北絕塵而去。
數日後,蕭峰終於回到上京皇宮,得知這個訊息,還沒有等到蕭峰派人去找,南北兩院大王都帶著手下的將軍,求見蕭峰。
蕭峰此刻滿眼的紅血絲,但也不敢休息,連忙組織朝會,商議對敵策略。
此刻,明珠又懷了第二胎,連穆貴妃也懷孕了,不過她才三個多月而已,不明顯,穆貴妃比較懂朝政,蕭峰便帶她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