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星系的形成時間,大約在48.5億年前。比太陽系46億年的時間稍早一點,基本屬於同一時期的造星運動。
比鄰星b在宇宙中安靜的運轉了數十億年,今天終於迎來了第一批訪客。
陸平將艦隊停靠在了比鄰星b的同步軌道之上,接下來就要開始發展他的新事業了。
第一就是探測計劃,這次的探測計劃不同於以往水滴的走馬觀花,探測將會更加全面。
重點分為三個方向。
首先是比鄰星b的詳細地質結構,大氣成分,礦產分佈等情況,主要目標是弄清楚,比鄰星b是否有生命存在。
哪怕是一個單細胞的微生物,或者是原核生物,都將會是跨世紀的重大發現。
這類生物,地球上只發現過類似的化石,還沒有具體的樣本可供研究。
意義不亞於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將會為人們揭示生命起源的真相。
其次就是觀測三合星系本身的三體運動,這將是一個長期的觀察過程,可能會持續數百上千年。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觀測資料,應該要留待新人類去研究了。
最後,就是繼續向著宇宙深處投放水滴探測器,以增加發現宇宙奇觀的機率。
新事業的第二項,自然是給自己的艦隊改造升級。
尤其是重新打造一艘新的旗艦飛船,地球號的技術已經嚴重落伍了,技改不如重造來得划算。
地球號從誕生到現在,也就二十年時間,完全沒到報廢期。
陸平計劃等新的旗艦打造以後,就將地球號永遠的停留在三合星系。
到時候留下一支由人工智慧指揮的艦隊,在這裡長期巡航。當然這個是長遠計劃。
眼下來看,探測計劃可以總體交給后土去負責。陸平只需要制定探測的具體目標就行,然後再根據探測情況,做一些針對性的調整。
他要重點關注的,就是艦隊的改造工作。
數萬艘戰艦的改造,肯定得有大型的加工廠或者太空船塢,還得有一定的原材料來源。
艦隊攜帶的物資很多,可那是留著應急用的。都是戰略儲備,不到緊急時刻肯定是不能輕易動用。
陸平將目光投向了比鄰星b之外。
比鄰星的行星,可不止比鄰星b這一顆。還有另外兩顆,分別為比鄰星c和比鄰星d。
三者的位置關係,從內到外分別是d、b、c。
比鄰星b前文已經詳細介紹過,大小質量都和地球最為接近。
比鄰星c則是一顆超級地球,半徑是地球的2倍多,密度與地球接近,質量大約相當於地球的8倍。自轉週期11個小時,公轉週期是1907天。
比鄰星d是一顆類地行星,半徑是地球的0.85倍,密度是地球的0.7倍,質量只有地球的0.4倍。也被潮汐鎖定,自轉和公轉週期相同,都是5天多一點。
陸平選擇位於中間地帶的比鄰星b為落腳點,正是為了方便從另外兩顆行星上開採礦產。
雖然詳細的礦產分佈現在還不明確,但是根據其大小和密度,基本可以推斷,其內部肯定都是含有金屬礦的。
陸平打算將另外兩顆星球打造成工業星球,把比鄰星b打造成一顆生命星球。
這個目標可是比雨星人的重建工作,難度還要大上百倍都不止。
不過陸平這也是個長遠的規劃,他只需要完成一部分前期工程,後續主要還是得靠新人類來接手。
陸平的艦隊一分為三,比鄰星b留下了兩千戰艦,負責陸平的防衛工作。
其它的都被派去了另外兩顆星球,比鄰星d派了六千,比鄰星c派了一萬二。
機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