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幾乎每天都有兩三支千人隊打到崩潰的悽慘境地,但表面眉頭緊皺的老將軍事實上並沒有太大憂慮,內心深處還對主持西線的老朋友柳珪,有著一絲不為人知的幸災樂禍。當時西京要柳珪去那北涼邊軍並無險隘可以依託的流州,卻要他楊元贊攻打幽州,要他帶兵穿過葫蘆口這條號稱可以埋葬十五萬北莽大軍的恐怖地帶,楊元贊何嘗沒有怨言,只不過現在回頭再看,真是福禍相依天意難測啊。
種檀眼角餘光瞥見老將軍那種勝券在握的神態,這名戰功顯赫的先鋒大將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把話咽回肚子,沒有說出口自己的猜測。能夠以不到一年軍齡就擠掉耶律玉笏躋身新任夏捺缽,就在於西京廟堂上一位甲字豪閥大佬的那句“種檀一人,讓我東線大軍在葫蘆口少死了五萬人,無異於我方憑空多出擅長攻城拔寨的五萬勇悍步卒,如何做不得捺缽!”照理說,一躍成為與中原謝西陲寇江淮宋笠等人同一線名將的種家子弟,此時應該最是志得意滿,但是種檀卻總覺得幽州戰況沒這麼簡單。
楊元贊突然伸手指向那形勢急轉直下的城頭,不驚反喜,哈哈笑道:“種檀,你瞧瞧,燕文鸞總算坐不住了,我還以為這老兒在幽州境內咱們挖了什麼了不得的大坑,不料也就是這麼點定力了。失望,真是失望啊!”
當種檀看到霞光城頭的慘烈戰況,終於如釋重負。
霞光城的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佔據有葫蘆口唯一可供大規模騎軍入關的雄關險隘,因此此地戰事只有硬碰硬,雙方想要展開任何奇襲都是痴人說夢。種檀麾下的東線步軍近期已經可以不斷湧入城頭,昨天種檀就親自率領八百死士登城作戰,酣戰小半個時辰後才被趕下城頭,當一場攻城戰的主戰場從蟻附城牆變成城頭肉搏,往往就意味著距離破城不遠了。大概是也知道霞光城岌岌可危,這是燕文鸞的老字營步卒第一次出現在葫蘆口戰場上。種檀策馬前衝,在沒有城頭床弩的威脅之下,以本種檀的武道修為,加上身披鐵甲,並不畏懼城頭那零散幾名神箭手的步弓遠射。
種檀抬頭望去,果然是一大波幽州老營步卒支援城頭了,披掛典型的“燕札甲”配製,一律由北涼官方匠人精心打造,這種燕札甲由一千五百枚精鐵甲葉組成,再以堅韌皮條和甲釘細密連綴而成,重達六十餘斤,比起曾經的西楚第一等重甲步卒大戟士毫不遜色,況且北涼男子體格先天就要優於西楚士卒,燕家步卒身披重甲手持長矛列陣拒騎,曾經在春秋戰事中發揮出令西楚騎軍瞠目結舌的效果。重甲步卒在大奉王朝的誕生和春秋九國的成型,本就是在大規模騎軍逐漸成為戰場主角、尤其是草原騎軍愈發勢不可擋後,一種應運而生的畸形兵種,宗旨是既然步軍已經比不過騎軍的靈活,那麼就乾脆全部捨棄機動性,以靜制動。當然,重甲步卒原本不是用作守城的珍貴兵種,倒不是單純因為以步對步屬於大材小用,而是重甲步卒披掛太過沉重,在寸土寸金的城頭地帶進行近身廝殺,並不明智。
但是,已經攻上霞光城城頭的四百北莽敢死卒,幾乎一個照面就被燕札甲步卒斬殺殆盡。
種檀轉頭對一名傳令卒沉聲道:“讓鄭麟領兩千騎軍去接應攻城步軍的撤退。”
城頭之上,生死立判。
北莽步卒本就差不多精疲力竭,其中一人仍是劈出勢大力沉的兇悍一刀,結果被對面鎧甲精良的燕家重步卒抬起左臂一揮,就隨意揮開刀鋒,那名老字營燕家銳士繼續前衝,右手涼刀瞬間刺入這名皮甲北莽蠻子的胸口,憑藉巨大沖勁直接將這個北莽士卒撞靠在外牆之上,迅猛拔刀後,雙手握刀重重撩起,把一名伺機想要砍在他臉上的北莽蠻子從腰部到肩頭,扯出一條皮肉掀開深可見骨的血槽,猩紅鮮血濺滿了這名重步的整張臉龐,格外猙獰。
一名北莽士卒,被從一處殘敗城頭的破裂處當場撞出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