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州的宗教是怎麼走上“不務正業”的道路的呢?
這其實要從黃巢改革道教開始。
黃巢為了發展淄州的科學事業,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整合了道家和墨家,開發出了旨在研究“天地至理”的金龍教。
這個金龍教典型的特點就是提倡“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同時以“研究天地至理”為立教之本,所以金龍教的道士們紛紛成為了具有雙重身份的“教士”。
一方面他們有著官方承認的宗教身份,另一方面他們實際上充當著淄州的“科學院研究員”的角色。
比如墨家出身的“教士”主攻物理學和數學,道家出身的“教士”主攻醫藥學和化學,後來加入的佛家出身的“教士”主攻金融學和社會學。
這些教士們在金龍觀這個宗教大熔爐裡相互合作、共同進步,承擔起了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的職責。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黃巢對道家、墨家、佛家的教義進行了“大融合”,發展出了“萬宗歸一”的宗教歷史觀和“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
所謂“萬宗歸一”指的是,不管是道家、墨家還是佛家其實師出同源。
這一歷史要從“老子化胡”說起。
“老子化胡”是道教與佛教之間歷史上的一場重要爭論,主要圍繞老子是否化身為佛展開
佛教剛進入中國時,常被誤解為神仙方術的一種,人們將老子和佛陀混為一談。
《魏略·西戎傳》記載:
三國時期魏國郎中魚豢在《魏略·西戎傳》中提及:“《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合有二十九,不能詳載,故略之如此。”
這是最早關於老子化胡的記載之一。
道士王浮為了與佛教鬥爭,編造了《老子化胡經》,聲稱老子在天竺投胎於淨飯王妃,出生後自號釋迦牟尼,建立了佛教。
隨著佛教實力的壯大,道佛之爭逐漸尖銳化。
《老子化胡經》成為道教貶低佛教的重要工具。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道士姜斌與沙門曇無最就老子與佛陀的出生時間進行爭論,最終姜斌被判流放馬邑。
隋文帝開皇三年,隋文帝因見老子化胡像而召沙門道士共議,彥琮作《辯教論》以辯論道教的“老子化胡說”。
大業四年,楊宏率道士、儒生與佛教展開辯論,沙門慧淨與道士餘永通為主要辯手。
唐高宗顯慶五年,僧人靜泰與道士李榮入洛宮辯論,靜泰引《化胡經》指出其前後矛盾,邏輯混亂。
“老子化胡”這種說法,本來是偽學說,為什麼卻能夠獲得很多人的認可呢?
這主要是因為中華文明在歷史上,長期以自己是正統文明自居。
中國人認為,周邊的文明,都是中華文明孕育而成的。
自然,佛教也是道教孕育而成的。
在這場千年爭鬥的過程中,雖然佛教也曾經佔據過上風,但總體來說,道教是一直居於壓倒性優勢的。
尤其是在唐朝把道教定位國教以後,道教的壓倒性優勢更明顯。
而在這樣的時間裡,《老子化胡經》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完善。
在《老子化胡經》的基礎上,黃巢把老子騎牛出關的故事描繪成了老子追求天地至理,傳播華夏文明的故事。
黃巢以《道德經》為基礎,講述了一個尋求天道,追求至理的宗教理想。
《道德經》中的“道”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概念,它既是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也是方法論和精神追求的象徵。
“道”是宇宙萬物執行的根本規律,是天地萬物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