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鐸想了想開口道:
“兵者,詭道也。
你不用陰謀手段別人也會用,別人用你不用你就會亡國,連國都保護不了又如何保護百姓呢?保護國家用手段怎麼能說錯了呢,相反那是智謀;
商君韓非子這些人為了富國強兵絞盡腦汁,做了那麼大的貢獻讓國家強大起來,你們怎麼能說他們只是為了國君的利益呢,國家強大了受益的不是整個天下嗎?
現在已經不是三皇時代了,世道變了你們不變,這是迂腐。”
陳老夫子也坐不住了,他慢慢開口道:
“用兵,兵盛則內易亂,兵疲則外敵侵,哪有君王可以真正掌控沒有仁義約束的兵將呢?
兵能為君為國所用,不止是法紀更是道德的約束啊,君主賢能,將帥忠心,士兵有義,這才是戰無不勝的前提條件啊。
天下君王莫不歸於得民心者,秦透過變法強大,也因酷法二世而亡,難道還沒說明仁義的重要嗎?
只知嚴刑酷法而不知宣揚仁義,只重控制而不明禮儀,這就是君王失去民心而導致的滅國啊。
禮法皆要用才能長治久安,你所謂強國之法導致民不能安其份,激發所有人的私慾而導致虛偽狡詐攀求不止,這樣只能讓沒有道德負擔的小人得逞而已,國家怎麼能長治呢?
,!
長此以往,人心禍亂,恐怕孝順雙親長養子女都得立法來強制人們遵從了,難道孝親愛幼不是人之本性嗎?用法來約束豈不是笑話?
只談困民之法而不重視道德禮儀,這就是捨本逐末,愚蠢之極。你以為古之聖人不聰明嗎?看不到眼前效用嗎?他們只是不屑於為這些小道,怕的是失去中正廣大的大道啊!”
陳鐸支支吾吾地辯解道:“我說不過你們讀書人,但我也沒說不重視道德啊,我只是說先要保住國家而後再教化嘛。”
看得出來他沒底氣,在兩位咄咄逼人的老夫子注視下,他低下了頭,果然,他是沒想過什麼道德禮義的。
一會後他慢慢抬起頭說道:“現在天下大亂靠你們仁義道德為根本能救得了嗎?還不是得強硬的帝王出來收拾嗎?
社會的發展,商貿的繁榮,四夷的臣服,不是都得靠強力的君王精明的臣子努力鑽營的百姓嗎?
你們所謂的仁義根本解決不了眼前的問題,只能是自縛手腳,讓人變得虛偽。”
兩位夫子嘆了口氣不再言語,可能是他們確實無法解決現在的亂世吧,也可能他們已經不屑於跟他談論了。
為了打破沉默,我怯生生說道:“現在的世道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等天下穩定了再說吧。
不過非要說傾向,我寧願活在有道德禮義的時代,即便那可能永遠是個理想,那也有個盼頭。”
“哈哈哈哈……”
門外一聲大笑傳來。
:()逆轉因果倒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