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加了一張几案,我便端正跪坐等著先生了,我學習一般都很自由,這種形式讓我有些不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膽,自從父親死後,我時時都在注意自身的言行,不再像以前那麼隨意了。
等老師走進教室的時候,學生們都站起來問安,我直接出席向老師說明情況。
老師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他長得像是胡人,微微點頭表示知道,我便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等我們跪坐好之後,老師從背後拿出一塊木板,上面刻著一些圖案和文字。
“剝 不利有攸往
——— 上九 碩果不食 君子得輿 小人剝廬
— — 六五 以宮人寵 終無尤也
— — 六四 剝床以膚 兇
— — 六三 剝之 無咎
— — 六二 剝床以辨 蔑貞兇
— — 初六 剝床以足 蔑貞兄”
我雖然沒具體學過,但山濤叔叔就懂易,他教過我一些基礎的東西,這是一個剝卦,看來這位老師在教《易》。
等學生們都看清楚之後,他便開口講解了起來。
“剝卦,賁卦之後則為剝,剝者,脫落也。
文興,你簡單解釋一下賁卦。”
被叫文興的少年恭敬地站起身施禮道:“老師,賁者,文飾也。上艮下離,昏也,昏而禮繁重文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另日在山下,映照山彩,有以文而明天下之象,亦有實止而虛顯之意,故小利。
引申為重視禮節和文飾。雖然貌美而有小利,但若只重視美而飾忘記正而質,那麼必將脫離真正的君子之德,所以賁卦是勸人虛實相合。”
老師點點頭說:“很好,文飾之美或有小利,求虛去實必為之剝。所以賁之極致則為剝,是因為虛實不相符不能長久。
當下文辭華麗而不實,禮節繁鎖而無度,富貴顯傲而無制,審美浮誇而無恥。朝廷裝飾禮繁耗巨,大臣裝飾聚斂置家,富人裝飾奢靡欺下,男人裝飾塗粉抹香。
本身文飾有教化引導之意,但過分則陽剛終被陰柔替代,實質終被表象迷惑,陽光正氣走到了盡頭,如此怎麼能不剝落呢?
所以有人衣著粗麻蓬頭垢面,捻蝨好酒以自娛,這大概就是對這個文飾過度虛實相悖的世界的反抗吧。”
說著他不自覺地看向了我,我隱隱感覺他是在說竹林裡那幾個懶漢……
父親經常罵儒家的正人君子,確實是對這種禮繁實虛的對抗。
然後他又盯著我開始說一些常識,彷彿是故意對我說的,應該是照顧我剛來。
“所謂卦分六爻,——為陽爻,— — 為陰爻,從下到上分別記做初、二、三、四、五、上爻,六為陰九為陽,如剝卦最下一爻為陰,稱為初六,第二爻也為陰,記做六二。
卦分上卦下卦,如剝卦上卦為艮下卦為坤,取象則艮為山坤為地,為山在地上之象。再如爻的變動,本卦與變卦、錯綜互卦之關係,都為卦象。孔子收集編寫《十翼》來解釋卦象闡發哲理,教人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這就是卦理。而用術數推算命運和事物具體變化則是卦數。
此為卦之象數理,孔子對術數避而不談,只闡述哲理;秦漢時期陰陽五行學說盛行,結合這些學說給了易經更多的意象;至於卦之數,後世更是有很多學易算卦皆能應驗的方士。
鄭玄先生集象數理一體,他雖然本身算無遺漏,但仍舊是以孔子思想為主體,認為君子不應關注個人命運而應該堅持真理。”
這解釋有跟沒有也一樣,如果我是初學者,我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好在這些我本來就知道,不然至少得學個十天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