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更捨不得你,放下什麼是非黑白吧。”
“雖然很想騙您,但您說要心口一致,我目前並沒有打算放棄所想,即使死亡。”
父親半天說不出一句話,長出口氣後坐了下來,我跟著父親坐下後,父親開始告誡我。
“關於立志我已經跟你說過了,立志之後貴在守志。守志當以無心守之,自自然然融入於生活中,時刻在小事中踐行自己的志向。
如果被外物所牽被內欲所累,忍受不了眼前的困苦,降服不了自己的情緒,那麼在內心掙扎中必然會失去志向,被慾望和情緒所控制,要麼中途而廢,要麼不堪一擊。防守不堅固,進攻卻很怯懦,輕易違背誓言洩露他人秘密,最後只知道縱情享樂,沒辦法守住自己的志向。
如果真想守,則要像申包胥、伯夷、叔齊、柳下惠和蘇武這樣的人一樣,正直做人遵守承諾。這些人堅守志向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從小開始,從簡單開始,無數個小和簡單合起來自然便完成了守志。
所以守志需要頭腦清明,需要融於生活中的小事,不需要太用力。”
我哭著說道:“知道了,父親。”
父親眼珠一轉繼續說道:“平常生活中有太多的陷阱,你如果要守志成功,就要做到以下這些事。
一、對待領導不需要太過親密,只要尊敬就可以了。
,!
不要老是去他那裡,如果要找也得選擇合適的時間。若眾人一起去找,不要等別人走了自己還傻傻不離開,也不要在領導家裡留宿。這些都是為了避免一些是非口舌,別人可能會誤會你跟領導打小報告,寡言少語謹小慎微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
二、立身要清遠。
面對別人過分的請求應當客氣的拒絕,你可以這麼說: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也不會做。如果確實有急事求你,你也覺得不忍心,就可以表面上拒絕私底下替他想想辦法。這樣就可以使自己遠離這種託求請幫之風,也可以斷絕有些人的非分之想,還可以使自己的名聲不至於被收受饋贈而損毀。
三、做事的時候,先要研究清楚,清楚之後就放手去做。
如果有人阻攔,一定要讓他說明理由。如果人家說的很好,不能因為自己羞惱反而非議別人,如果人家理由不足還胡攪蠻纏,妄圖用情感來動搖你,你就要堅定志向對他置之不理。
四、見義勇為而不能求回報,見窮困應當伸以援手。
如果有人求你,應當先分析救濟的代價是否大於救濟本身,不能以損失自己過多去幫別人彌補小利。即使他再怎麼求你,這樣的情況也必須拒絕。大多數時候人家求你都是你有而別人沒有,那麼多半是可以幫助的。不敢拒絕別人,輕易就傾其所有,這種小情小義算不上大志向。
五、言語是君子機動應物的手段,一定要慎重。
如果沒有想好不究竟或者不瞭解,就忍住先別說,不然多說多錯。回去後再回想時,才知道當時不說沒什麼大不了,說了就可能招惹是非。所以話要精煉而少,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議論別人是庸人的天性。人們議論時你只要聽著就好,基本沒什麼高論,大同小異都是閒言閒語罷了,不值得去附和。若非道義之言不要開口說,安靜祥和感悟大道,就沒有後悔的事了。
六、別人的爭論不要參與,默默旁觀就好,他們爭論的也基本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有人來問你,你就以不懂來推辭,旁觀者議論你也不要理睬。守大志的人,些許小事不值得去沾惹是非。如果是酒會,見到有人爭論且越吵越兇,趕緊離開才是,所謂見證之後的言語必然會得罪一方,那人便會對你心生怨恨。如果你聽到錯誤的言論卻不去管,就又會讓你陷入兩難。不去管就是不仁,管了卻又管不了就是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