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週一,9:00,集合競價階段。
沈淵和團隊還在商討著應對中煤局勢的策略,卻未曾想到,李兆基那邊已經悄然啟動了更為狠辣的手段——焦土計劃。
週一開盤後,中煤的股價並未如往常那般出現大幅度的波動,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流湧動。
李兆基在週末就召集了恆基兆業的核心智囊團,經過一番密謀,決定丟擲“焦土計劃”來徹底擊退沈淵和寶淵資管的收購企圖。
李兆基坐在辦公室裡,眼神中透著冷峻,對著下屬說道:“這次一定要讓沈淵知難而退,絕不能讓他染指中煤的控制權。”
很快,中煤對外發布了一則公告,宣稱公司將進行重大戰略調整,以應對當前複雜的市場競爭環境。
具體內容便是,根據現有反壟斷規則,計劃對中華煤氣旗下的燃氣公司、石油公司進行分拆出售給不特定目標。
訊息一出,整個港城金融圈一片譁然,議論紛紛。
無線和亞視的財經欄目紛紛跟進。
主持人:“李教授,你是如何看待今天早晨中煤股份釋出的‘焦土計劃’公告的?”
財經專家分析道:“焦土戰術是一種比較激進的反收購策略,其目的是使寶淵資管知難而退。從資產處置角度,中煤出售優質資產,減少公司的整體價值,使得寶淵資管即使在收購中煤後所能獲得的收益大幅降低。
恆基兆業這一招不可謂不犀利,這焦土計劃一實施,寶淵資管之前的努力很可能就要付諸東流了,即便寶淵資管選擇繼續增持股份,後期接手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代價理順公司供應鏈。不過在我看來,焦土計劃最重要的目的還是作為雙方談判的籌碼。”
主持人繼續問道:“根據我有限的財經知識,‘焦土計劃’主要是防止外部投資者的吧?不應該是在寶淵資管實施收購一始,就執行‘焦土計劃’嗎?現在寶淵資管已經成為了中煤的第二大股東,還有實施的必要嗎?”
“即使寶淵資管目前已成為第二大股東,恆基兆業作為最大股東,掌握了中煤的絕大部分董事席位,從理論上講,目標公司的管理層或董事會只要有權決策公司資產處置事務,並且在法律和公司章程允許的範圍內,就能夠實施焦土計劃。但實施焦土計劃也存在阻礙。寶淵資管作為第二大股東,可能會利用其股東權利來阻止焦圖計劃的實施。”
寶淵資管的封閉區域內。
沈淵眉頭緊皺,臉色陰沉得可怕。
“沒想到他居然使出這麼陰損的招數。”莊明升怒道,此刻操盤團隊還不知道這個情況,這就是封閉操盤的好處了。
劉夢熊能在兩年時間內將寶淵基金從8億多的規模做到40億,除了沈淵的先知先覺之外,他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畢竟在原時空被媒體譽為“期貨教父”、“買殼教父”、“deal王”、“kg of shell ga”、“金融紅娘”等,尤其是他在負責寶淵基金在恒生指數股指期貨方面就表現得很明顯。
劉夢熊雖然被沈淵早早收入麾下,沒有收購經驗,但還是敏銳分析道:“沈總,焦土計劃的實施規則很苛刻的。具體要看金管局的細則,看看有沒有什麼限制。尤其是這明顯是損害了絕大部分股東的利益。如果焦土計劃的實施被監管機構認為是不正當的反收購手段,損害了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公平權益,也可能會受到監管限制。”
沈淵微微點頭,冷靜地說道:“老劉說得對,立刻組織法務團隊和金融分析團隊,把這公告裡涉及的每一項條款都研究透徹,我們要儘快找到應對之策。”
而此時,外界對寶淵資管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不少媒體紛紛發文唱衰,認為沈淵這次是自不量力,招惹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