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公家單位的人,臨近年關,都閒來無事,餘長的到來,拜訪的部門都相對順利。
從改革委這裡也獲取了一些有用資訊。
政府辦、市委辦、改革辦、國土局、地震局、環保局等(還未改革前叫:國土局,改革後叫:自然資源局。)聯合組成了專案督導組,其中政府辦主任任專案組組長,代表甲方,而副組長和組員則由各大局派級別對稱的要員參與組成。
專案組的臨時辦公地點在市委辦的一棟大樓的一間辦公室,平時開會討論專案的相關事宜就在此進行。
餘長不認識專案組任何一個人,因此打算採取陌拜的方式。
來到政府大樓,簡單說明來意後,保安並未攔著,按照原先打探的訊息,餘長來到了四樓。
四樓極為安靜,走道的採光效果不是很好,蒙著一層昏暗。
“你好,請問經開區專案組辦公室在哪裡?”餘長隨意敲響了一間辦公室的門問道。
一名年輕女性抬頭看了餘長一眼,又低頭道:“走道盡頭第二間就是。”
餘長道了聲謝,整理了一下著裝和髮型。但覺得還不夠,又走到衛生間旁邊,打量了一番自己的儀容儀表,最後從黑色公文包中掏出一瓶涑口水,漱了一下,再檢查香菸,火機,名片,公司產品資料,合同,中標通知書等是否齊全。
一名銷售人員的外在形象決定了第一次拜訪的效果如何,有時候得來不易的一次機會,極有可能因為銷售人員不注重著裝,外在形象,從而斷送這次拜訪機會,最後與專案失之交臂,追悔莫及。
試問一個銷售連自己的形象都整理不好,客戶又怎麼放心將專案,尤其是大專案交由你來做。
餘長是應屆別業,此時收入僅是公司發的基本工資,雖買不起高檔西服,手錶,皮帶,但整潔乾淨,一身合身的深灰色西服,搭配他的身形,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他十分重視此次的拜訪,因為能否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拜訪甚至合作,就看第一次的拜訪效果。
來到辦公室門口,餘長並未直接敲門,而是看著門口公告欄裡面的資訊暗自記下。如果這些資訊能夠附上對應的照片就好了,餘長如是想著,因為這樣,他努力將照片和名字對上,在拜訪的時候可以快速拉近和客戶的關係。
辦公室門是開著的,瞟了一眼,餘長見偌大的一個辦公室裡面僅有兩三個人。心中有了定數,他敲了敲門框,然後將腦袋往裡面伸了伸,讓裡面的人的視野能更好的看見他。
一名年約四十多歲,身穿白襯衫的中年男子抬起頭來,道:“你好,找哪位?”
餘長笑笑,道:“你好,我是道玄科技的餘長,是做資訊化裝置的。”邊說著,餘長已經走過去從包裡面掏出了名片,雙手遞了過去。
中年男子禮貌性接過名片看了一眼,將名片放在桌子上,道:“你好,來這裡是有什麼事嗎?”
來這裡有什麼事?
這是一個封閉性話題,回答有事也不好,因為一來就有事,極有可能被客戶針對話題,直接拒絕。回答沒事也不好,因為沒事你來這裡幹嘛?如此回答,客戶會覺得你虛偽。這是實戰培訓的時候就重點強調過的。
餘長略作猶豫,道:“你好,還不知道您貴姓?”
“免貴姓趙。”
餘長將剛才腦海中記錄的資訊快速篩選,笑道:“您好,趙副組長。”餘長的回答帶了一個‘副’字,因為他不確定正組長是否在現場,如果喊錯了,那極有可能觸及官場的某種忌諱。
也極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無心之失,錯失了機會。
如果辦公室僅有趙副一個人,餘長會將‘副’字去掉,這是潛在的規則以及稱呼之道,試問誰人不希望別人高看自己,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