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海軍打算截擊進入大西洋的義大利艦隊。
說得再直接一點,只要義大利艦隊透過了直布羅陀海峽,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就將南下前去截擊。到時候,德意海軍只有一個應對辦法,即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冒險透過水雷密佈的多佛海峽,走最短的航線去追擊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不然義大利艦隊就得單獨迎戰本土艦隊。
義大利艦隊有能力擊敗本土艦隊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雖然“維托里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設計指標非常高,在“俾斯麥”級出現前,還是歐洲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其九門三百八十毫米主炮的火力也極為強大,但是這種戰列艦從來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火考驗。在英國皇家海軍退出地中海之前,“維托里奧維內託”級戰列艦根本就沒有與英國戰列艦交過手。
事實,義大利海軍的艦隊官兵也嚴重缺少實戰經驗。
此外,義大利艦隊裡面,還有兩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建造的戰列艦,即“安德利亞多里亞”級戰列艦。雖然這兩艘戰列艦在服役期間進行了多次現代化改進,在此次大戰爆發前,還透過更換動力系統的方式,把主機輸出功率提高到了八萬七千馬力,最高航速增加到了二十七節,勉強邁入了快速戰列艦的行列。但是與真正的快速戰列艦相比,“安德利亞多里亞”級根本就不合格,其主炮口徑僅與大型巡洋艦相當,裝甲防護更是連“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都比不。
顯然,這兩艘戰艦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快速戰列艦面前,根本沒有生存的機會。
更嚴重的是,這兩艘戰列艦必然會拖義大利艦隊的後腿。
可以說,當時英國皇家海軍下都對擊敗義大利艦隊充滿了信心。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打了一場勝仗,基本掌握了北海的制海權。在擊敗了公海艦隊之後,很多英國海軍官兵都認為,在大西洋就沒有他們打不敗的敵人。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很多將領都認為,即便沒有美國海軍的支援,他們也能夠擊敗義大利艦隊,連坎寧安都持這一觀點。
只是,坎寧安並沒有盲目樂觀。
當時,他注意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這就是,義大利海軍還沒有獲得由中國提供的雷達火控系統,甚至沒有為主力艦安裝專用的炮瞄雷達。
當時,中國與義大利的關係並不密切,因此沒有無償為義大利提供援助。
更重要的是,義大利海軍主要在地中海活動,而英國皇家海軍早就撤出了地中海,所以為義大利的戰艦安裝先進的雷達火控系統並無必要。要知道,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有很多戰艦需要這種先進的火控系統呢。
有沒有雷達火控系統,區別非常大。
在之前的多次海戰中,雷達火控系統已經證明了其價值。甚至可以說,正是這種先進的火控系統,讓中國海軍的主力艦在太平洋佔盡了便宜。如果沒有這種火控系統,中國海軍根本無法如此順利的取得勝利。更重要的是,在第二印度洋艦隊覆滅的戰鬥中,中英戰艦的差距主要就體現在火控系統。如果當時兩艘“喬治五世”級有雷達火控系統,即便海戰結果不會改變,也肯定能夠重創兩艘中國海軍的戰列艦,讓中國海軍嚐到苦頭,更讓中國海軍無力在一九四四年攻打中途島。
顯然,沒有雷達火控系統的義大利戰艦,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的四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都在設得蘭海戰之後,安裝了由美國提供的雷達火控系統。根據皇家海軍做的測試,在雷達火控系統的幫助下,戰列艦在夜戰與遠端炮戰中的命中率能夠提高百分之五十以,在夜間近距離炮戰中,命中率甚至能夠提高百分之百。
這是個什麼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