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案人名叫宋青玉,今年二十五歲,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夫,他家住京郊紅楓村,這個村子因為村裡村外都種滿了楓樹而得名。
這是宋青玉第一次來到衙門,他顯得有些拘謹,緊緊地跟在楊爭的身後,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您帶我去哪啊?”
楊爭轉過頭來,看著宋青玉緊張的樣子,語氣盡量溫和地回答道:“我不是大人,只是一名捕快而已,現在要帶你去見大人。”
宋青玉看著楊爭嚴肅的表情,心裡不禁有些害怕,趕緊點頭說道:“噢噢!”便不敢再說話了。
楊爭看著宋青玉的反應,心中暗暗好笑,但也沒有多言,繼續帶著他向喬晏殊在衙門裡辦公的書房走去。
一路上,宋青玉緊張得手心出汗,不知道一會兒該怎麼向大人說。
此刻,宋青玉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懊悔之情。然而,當他回想起好友平日對自己的託付,便暗自為自己打氣加油。
方小柒快步跟上了兩人的腳步,楊爭向她點頭示意。而宋青玉則滿臉疑惑,心中暗自納悶,衙門裡竟然還有女捕快。
幾人來到喬晏殊的書房門前,書房的門敞開著。楊爭簡要說明了情況後,眾人一同走進了書房。
進入書房後,宋青玉突然感到不知所措,只能愣愣地盯著喬晏殊。
“本官臉上有何不妥之處嗎?”喬晏殊見狀,開口詢問道。
“見到府尹大人,為何還不跪下?”一旁的楊爭語氣略帶不悅。
聽到這話,宋青玉頓時雙腿發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我……小的,草民拜見大人!”說話間,他的聲音顯得結結巴巴。
“起來吧,你說鄰居夫妻殺了他們的兒子?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喬晏殊神色平靜,語氣淡淡地問道。
“事情是這樣的……”宋青玉直起身子,開始講述事情的經過。
死者名叫尹武,他與宋青玉是自幼一同成長的鄰居,兩人年紀相近,因此從小就一起玩耍。尹武的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靠種地為生。
在尹武五歲那年,夫妻二人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取名尹文。自從有了小兒子尹文之後,尹父尹母的關懷和呵護明顯更偏向於他,而尹武則逐漸變得不受重視。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孩子慢慢長大。尹武曾在村裡的私塾跟隨夫子學習了兩年,但夫子認為尹武並非讀書的材料,於是他便開始跟隨父親下地種田。
當尹文到了入學的年齡時,也被送入了私塾接受教育。他非常勤奮好學,夫子教授的知識他當場就能背誦下來,深得夫子喜愛。
然而,尹武卻發現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度越來越低,他們只希望自己能夠賺錢,以便共同支援弟弟的學業。
尤其是尹母,她的脾氣並不討人:()躺平的女仵作破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