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60萬貫是多少銀子?”
林鵝峰解釋道:“1兩等於4分,等於16朱,等於4000文。1000文為1貫,4貫就是1兩。60萬貫,即15萬兩白銀。”
戴勝冷笑,獅子大開口:“幕府在打發乞丐嗎?600萬貫,一貫也不能少,繼續說第二條。”
林鵝峰說道:“第二條,我國願意歸還唐人商賈的財貨,並且給予一定補償。第三條,日本不可能開國,但可以增加兩個通商港口。”
“才增加兩個港口?”戴勝搖頭,“日本至少要有十個港口開海!”
林鵝峰繼續說:“第四條,唐國的金銀銅幣,可以在日本使用,但日本商民可以拒收。具體交易,全憑雙方商賈自願。第五條,我國承認蝦夷島是唐國領土。”
最後兩條,大出戴勝的意外。
居然允許商賈使用中國貨幣,居然同意割讓蝦夷島。戴勝本以為,這些內容是最難談成的,沒想到反而變得最容易。
林鵝峰只能又跑回城裡稟報。
“什麼?要賠600萬貫?”
身體病弱的幕府將軍,頓時變得鐵血剛強,他拔刀大吼:“死守江戶,死守江戶,本將軍誓與江戶共存亡!”
沒得談了,還要再打一場。
隨著圍城戰持續十餘日,由於城下町的商業活動停止,越來越多日本百姓買不到糧食。
他們用麻布蒙著臉,接受大同軍的僱用,頂著炮彈去填護城河,只為給家人賺來每天的口糧。大同軍一向童叟無欺,只要老實幹活,必定按時發工資。就算被炮彈打死,那些日本百姓的家人,也能領到一小袋米做撫卹金。
在日本百姓的努力勞作下,江戶的護城河被一點點填平。
酒井忠清親自登城,用千里鏡往外一看,頓時肺都氣炸了。觀其穿著,填護城河的全是日本人,甚至還用麻布遮臉,害怕被熟人給認出來。他怒吼道:“戰後嚴查通敵者,一個都不許放過!”
填平護城河之後,那些日本百姓也沒失業,被派去挖掘攻城坑道。…
從城下町一直挖到城牆外,放眼望去遍地是“z”形坑道。坑道的每個拐角處,都用土堆壘砌工事,大同士卒躲在工事之後,防止城中敵人出來破壞坑道。
“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殺出去!”酒井忠清說道。
擔任總大將的稻葉正則只能聽命,讓城上的火槍火炮齊發,掩護兩千士兵從城門衝出。他們的攻擊目標,是那些正在挖坑的日本百姓。
日本百姓聽到喊殺聲,嚇得立即逃跑,順著坑道逃往城下町。
見此,兩千幕府軍士氣高昂,有的在坑道里追擊,有的在地面奔跑。
“砰砰砰砰!”
一連串槍聲響起,幕府軍不斷倒下,躲在坑道工事後的大同軍還擊了。
幕府軍本來在打防守戰,此時卻變成攻堅戰。
一番交戰之後,幕府軍留下數百屍體,狼狽逃回城門處。大同軍也不追,因為就算突破城門,進去之後也會變成靶子,敵軍的城堡有四道城牆。
日本百姓被叫回來,繼續坑道作業。
大同軍營寨。
“友軍傳來訊息,下關、大坂皆已拿下,請問是過來幫忙,還是去攻打京都?”
“不用來幫忙,控制住大坂就行,他要是閒得沒事做,想去攻佔京都也可以。”
黃蜚本來還有些擔心兵少,但就此前的交戰來看,日本士兵早就不堪用了,全都是些未經陣仗的窩囊廢。
江戶是政治中心,京都是文化中心,大坂是商業中心,這三座城市,就雲集了日本十分之一的人口。
一千幕府軍駐守的大坂,被韓守信輕鬆拿下。
這廝立功心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