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果的可能性極大。若我軍此時退出,獨留蜀軍在前線作戰,不僅違背了盟約,更可能讓吳國陷入危境。若蜀軍敗,魏國勢必乘勝追擊,吳國何以自安?”
濮陽興聞言,臉色微變,但隨即恢復了平靜,反駁道:“張將軍此言謬矣。吾曾親赴軍營,深知我軍雖戰力不俗,但因對魏戰果稀少,軍士心中難免產生畏魏之情。如今雙方勢均力敵,我軍士兵若心生退意,後果不堪設想。再者,從成都之戰來看,蜀軍雖大敗魏國,但若無我軍配合,蜀軍不會戰敗,只是無法攻取漢中罷了。現我軍後勤雖尚能支撐,但若戰事遷延日久,國庫必將空虛,將來何以繼之?”
張布抓住濮陽興話語中的漏洞,迅速反擊:“丞相所言,不過是對我軍將士的貶低。我軍士兵畏敵,實乃將領能力不足所致。想當初,周瑜大都督率軍大敗曹操二十萬大軍,何曾見過我軍有畏敵之心?再者,既然蜀國能與魏國持平,我軍此時與蜀國並肩作戰,豈有不勝之理?勝則奪取淮南富庶之地,國庫充盈,陛下更有入主洛陽之望。丞相,你莫非不希望陛下君臨天下?”
濮陽興聞言,怒氣衝衝,拍案而起:“張將軍此言,實乃誤國之論!戰場之上,局勢千變萬化,豈可只考慮獲勝之果?若一味冒進,只會導致國破民亡!陛下,請三思而行,勿被一時之勝所惑!”
張布亦不甘示弱,拱手向孫休道:“丞相之言,過於迂腐。陛下,請明察秋毫,三思而後行!”
孫休坐在龍椅之上,聽著兩位重臣的激烈爭辯,心中愈發煩躁。他登基不過數年,卻已被這些大臣們像木偶一般擺佈。先是一個孫綝,如今又是濮陽興與張布。他們雖然口口聲聲尊他為陛下,但他卻感到自己毫無主見,彷彿被命運所捉弄。
就在這時,旁邊的小黃門悄悄比了一個手勢,孫休心中一動,瞬間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