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孫權才不敢與覃放在合浦郡浪費時間,東面黃忠與許虎合兵九萬來追,西面紀靈與雷子軍十萬,至交趾郡,兩邊若是夾擊,稍有不慎,便是屍骨無存。
再有便是曹操大敗,劉備回軍的訊息傳來,楊錫已然騰出了手,若是其再命豫章郡和荊南四郡出兵,自梅嶺古道和西京古道殺過來,那便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孫權、周瑜等人誰也沒提刺殺孫策之事,當務之急,是該如何應對。
再對楊錫腆著臉求和,那是不行了的,這次玩的太大了,楊錫肯定不同意。
周瑜道:“今二十幾萬大軍圍困交州,年關之後,楊錫一來,很可能便是三四十萬大軍,主公如今滿打滿算,在交州才七萬軍馬,且士氣低沉,萬一有個小敗,劉備定然趁機取了益州南部,那主公便真無處可去了。不若如此,主公先撤至益州,把住江河口,在益州慢慢發展,集中兵力收服蠻夷,與劉備共抗楊錫。”
四十萬大軍,孫權想想都覺得全身要溼透了,哪裡還敢有戰的想法,遂然周瑜之計,趕緊往西再撤往鬱林郡,沿珠江上游往上,逃入益州。
也幸虧孫權逃入了益州,否則益州其地盤,估計也很快沒了。
劉備回至成都,正商議著地盤太小,無法與楊錫拼發展,欲取孫權之地。
於是建安十五年底,也就是210年農曆十二月,孫權舉兵逃至益州,黃忠追至鬱林郡,早沒了孫權影子。
黃忠為最早的戰區司令之一,並鎮守江東戰區多年,衛戍有功,今又一戰大敗孫權,雖在各方配合之下,才將孫權趕出交州,但也名震天下,楊錫授予其金質獎章。
順理成章的,黃忠成為辰河商會第二位四星大將,轄臺島戰區司令許虎,南海戰區司令覃放,以及本部江東戰區兵馬。
此前,龐統為江夏郡、辰河郡、荊南四郡集團軍總司令,下轄荊南戰區,辰河郡戰區與江夏戰區三位戰區司令。
而黃忠,則成為南方三戰區集團軍總司令兼丹陽戰區司令,這是辰河商會第二位集團軍總司令。
司令二字前面加個總字,可不是一個字這麼簡單。
黃忠的總司令部,由丹陽移至番禺,便是後世的廣州了。
有意思的是,鑑於陳宮在此次大戰中,給出決定勝負的意見,楊錫提議,調陳宮入軍,任黃忠總司令部的總參謀長,三星上將軍銜。或者他也可以選擇平調,任交州總督。因交州人口只有一百多萬,只能算個郡,總督職位卻與會稽總督職位平級。
楊錫只是給陳宮選項,如何選擇,還得看陳宮自己。
最後陳宮還是對治理地方更有興趣,於是,陳宮成為了第一任交州總督。至於中南州總督,則由武昌海峽、柬埔寨郡併入中南州,原武昌海峽總督田聰,任中南州總督。
年底形勢穩定,辰河區得南郡人口六十餘萬,交州、中南州人口兩百餘萬,加上今年新增人口,竟然總人口至三千六百萬。
南郡士族林立,為荊州文化政治中心,襄陽又是荊州治所,這給總督賴皮帶來了不少麻煩。
特別是士族知道賴皮二十多年前,只是一個鄉間小混混,以欺壓鄉里為生的潑才時,更是不服管教。
龐家還好,如今龐統貴為辰河商會中巔峰人物,自然是極其配合的,況且龐統的總司令部,如今已然離家不遠。
但是以蒯家、習家、馬家和蔡家為首的荊州大士族,對與辰河商會的進入,極其抵抗,竟然閉門不出,不予登記人口。
楊錫指示賴皮,現在辰河商會深入人心,不用顧忌什麼了,一切按照法典照辦,拒絕登記人口、繼續蓄奴者,全部按照法典抓捕歸案。
襄陽,蔡家人慌亂成一片。
劉表遺孀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