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美景,會為觀賞到一朵開得正豔的花、一塊圓潤的石頭而驚醒。
但現在我每一趟旅遊都變成了強迫性景點打卡的,加班加點的拍完照就趕往下一個景點,風景再美也沒有手機更吸引我。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冷漠,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彷彿世界失去了色彩一般。
我靜靜地站在這片熟悉的風景前,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
曾經,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能讓我心生歡喜,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我的歡笑與回憶。
然而,如今的我卻再也找不回從前那種欣賞的情致。
歲月如梭,物是人非。
那些曾經與我一同欣賞這片風景的人,如今已不知去向何方。或許,他們也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忙碌著,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而我,卻依然停留在原地,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無法自拔。
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詩:“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是啊,一切都已經改變了,唯有這片風景依舊。
但它對於我來說,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模樣。
它變得陌生而遙遠,彷彿在嘲笑我的孤獨和無助。
我緩緩地轉身離去,心中充滿了失落和無奈。
我知道,我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再也無法找回那份曾經的純真和快樂。
但我也明白,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變化和無常。
我們必須學會接受現實,勇敢地面對未來。
在遙遠的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能夠出口成章,將大自然描繪得如此逼真動人。
或許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當時的交通工具限制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那時沒有現代便捷的汽車、火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可供選擇,人們只能依靠徒步、騎馬或乘坐馬車來完成旅途。
這樣一來,當他們外出辦公差或是前往其他地方時,必須親自穿越過崇山峻嶺、山川湖海,親身體驗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多變氣候。
這種親身經歷使得他們對自然的感受更為深刻和真實,而這些感受也成為了他們詩詞創作的靈感源泉。
因此,他們所寫下的詩詞往往都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充滿了真摯情感和獨特韻味。
如今的許多作家,其中有些人甚至完全依賴自己的想象力來創作作品。
他們中有多少人願意真正融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呢?
這樣的寫作方式使得他們難以描繪出那種真實而深刻的美感。
對於這些作家來說,他們可能缺乏對現實生活的深入觀察和體驗,只是憑藉著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來構建故事和情節。
然而,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作品缺乏真實感和生命力,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
相比之下,那些願意投身於現實世界、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周圍事物的作家們,則能夠創作出更具深度和魅力的作品。
透過親身體驗和觀察,他們可以捕捉到細節和情感,並將其轉化為文字中的真實美感。
只有當作家們積極參與到生活之中,才能更好地展現出人類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生命的多樣性和美好。
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作家能夠放下想象的束縛,勇敢地走進現實世界,用真實的筆觸書寫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美妙篇章。
唐朝時期詩人詠蟬,唯獨虞世南的《蟬》最為經典,好像課本里沒學過。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虞世南
駱賓王的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