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是比我們本土更安全的地區。”米內光政不屑的說道。
“我們就應該將研究所設定在本土之上,才能更好的防止訊息被洩露。”
“帝國所需要的資源我們要從海外去運輸,一但將研究所搬遷至滿洲地區,那麼我們的物資運輸將需要更多的人力,以及時間。”
“對於現在迫切需要時間的我們大日本帝國來說,我們最缺的就是時間。”
“而搬遷裝置運輸,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我們現在就是要和美國搶時間,所以不成熟的想法還是不要再提了。”
“你……”阿南惟幾氣憤道。
“那也得要有些人,能護得住帝國的海疆啊。”
“呵。”說完還給了一個不屑的嗤笑。
裕仁看到這種局面,也是十分的煩惱,但是也只能憑藉自己的威望來和稀泥。
畢竟雖然口號是為天皇盡忠,但是實際上,卻有不少人……
最終日本還是放棄了搬遷計劃,並且派遣外務大臣,前往德國進行訪問,想要德國再次支援一批鈾。
而面對如此變幻的時局,重慶國民政府,也是一臉的茫然。
一下子反軸心聯盟,從之前的氣勢如虹,就變成了美國和英國兩家了。
但是英國對於國民政府來說,影響力著實有限,畢竟英國一直以來的主要戰場都是在歐洲。
好不容易出兵百萬,部署至了印度,但是卻是在維護英國在印度的統治。
實際參與對日作戰的部隊才區區十餘萬人,再加上二十餘萬的印度殖民軍,就可以擊敗日本的陸軍精銳二十餘萬人。
如果將這一批力量,全部投入到對日作戰之中,那麼日本……
並且蔣介石,作為一個政治高手,他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部隊。
因為英國中央政府的命令,現在在印度駐軍之中,好像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那麼肯定就是出現了什麼變動,不然作為一個老牌帝國,英國中央政府的命令,地方又怎麼可能會是如此的反應呢?
而這次的反常,是出現在英美奧三國紐約會議之後的。
自從紐約會議之後,英美兩國達成了戰略全天候夥伴關係,之後就是奧斯曼和德國單獨姌和,再之後就是英國各殖民地的反應。
結合種種跡象,那就是美國或許想要拿到三國之間的主導權,而奧斯曼拒絕了,之後談崩了,奧斯曼直接與德國單獨姌和了。
而英國由於本土的各種工業物資和糧食物資等,皆需要來自美國的支援,故被美國所拿捏了。
那麼國民政府以後的路又在哪裡呢?
蔣介石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綠羅也是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