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玄幻魔法 > 印光法師答佛600問 > 第26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二十六

第26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二十六 (第5/7頁)

會殺業消除而風俗淳厚,神人和諧而天下太平了。

諸惡莫作二句,乃三世諸佛之略戒經,切勿淺視,當從舉心動念處審察。若能推致其極,尚可以上成佛道,況其餘福慧果位乎哉。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二句,是三世諸佛戒經的要略,千萬不要粗淺的看待,應當從舉心動念之處來自我審察。這兩句話如果推到極致,尚且可以上成佛道,何況其餘的福慧果位呢?

佛於大乘經中屢言之,非出於陰騭文,乃文昌帝君引用佛經耳。其餘修持淨業之說,文鈔中具說之,此不詳書。

這兩句話,佛在大乘經中多次說到,並不是出自於《陰騭文》,而是文昌帝君引用佛經裡面的話。其餘修持淨業的言說,在《文鈔》中已經具體的說過了,此處不再詳說。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若不以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為依怙而常念之,則禍患之來,或所不測,及其卒遇,徒喚奈何。

現今的世道,是個患難的世道,如果不以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為依怙,而常常的稱念,那麼禍患或許會在沒有預料到的時候來臨,一旦突然遇到,徒然叫喚又有什麼辦法呢?

倘能預先持念,必有冥為轉移。況生死到來,人各有此日,故宜常作臨終想,則一切非分之妄想,與不能資之以了生死之諸法門,自不致力馳騖,而令此決定仗之可了生死之法荒疏不修也。願汝夫妻父子,同不以光言為迂腐,則幸甚。

倘若能夠預先就持唸佛菩薩名號,那麼禍患必定能在冥冥之中轉移。何況生死到來,每個人都有這一天,所以應當常常作臨終時刻來觀想,那麼一切非分的妄想,自然會停止賓士;自然不會去盲目跟隨一切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的法門,從而荒廢疏忽了這個決定可以了生死的法門啊。願你們夫妻父子,都不覺得我的話迂腐,那麼就很慶幸了。

末世眾生,根機陋劣,不依淨土法門,決定無由了脫。

末世的眾生,根機陋劣,不依靠淨土法門,決定沒有辦法了脫生死。

一班好高務勝者,多多越分自命,覺得禪教之理性淵深,遂不以淨土為事。從茲棄佛力而仗自力,弄到結局時,皆成種遠因而了不得其實益耳。

有一班好高務勝的人,大多是超越本分自命甚高,覺得禪宗的義理廣博深邃,於是不修持淨土法門。從此放棄佛力而依仗自力,到了最後,都只是種下了未來得渡的遠因,而全然沒有得到實際的利益啊。

智本與汝夫婦也,汝能實行,彼久而久之,則相觀而化,固無所用其憂慮也。譚碧雲之著急,不獨彼一人獨犯此病,一切學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謂得。

智本與你是夫妻關係,只要你能夠真實行持,她在身邊看得久了,也會逐漸被感化的,因此不要太過憂慮。譚碧雲急於想修行證果這樣的毛病,不但他一個人犯,學佛的人中有很多都犯這種毛病。一旦有了這種病,不是會招感來魔境,便是會犯還沒得到(某種境界或果證)就說已經得到的大妄語。

須知心本是佛,由煩惱未除,枉作眾生,但能使煩惱消滅,本具佛性自然顯現。如磨鏡然,止期垢淨,勿慮無光。如醫目然,但能去翳,自複本明。

須知我們的真心本來是佛,由於煩惱沒有斷除,所以枉作了眾生。只要能使煩惱消滅,我們本具的佛性自然會顯現。就好像磨鏡一樣,只需要期望塵垢磨乾淨,而不需要憂慮鏡子沒有光亮。又像治療眼病一樣,只要能去掉遮擋眼球的眼翳,眼睛自然會恢復本來的光明。

若於垢未淨,翳未去時,即欲大發光明,曷可得乎。若發,便是妖魔所現,決非鏡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發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如果塵垢沒有磨乾淨,眼翳沒有去除,就想讓鏡子或眼睛大放光

最新小說: 平凡修仙路2 開局葬神劍,我殺穿諸天 密宗:修羅鬼修 仙路逆襲:穿越廢柴與系統的傳奇 模擬修仙:聖女別怕,有我在 穿成傀儡皇帝,靠後宮和科學無敵 什麼三千?白日飛昇? 萬尾妖王的影新書 無限複製,從孤兒逆襲成仙帝 反派:開局覺醒神體,奪主角天命 重生異世:他靠美貌成王稱霸 玄幻:我真不是蓋世高人 天逆蒼穹訣 終極進化路 孫悟空再進化 冰川隕石之下:絕境求生 開局載入領主系統,我發育成王 領主時代:我以領地鎮混沌 萬能鑑定術 開局:被詭異女子強行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