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軍演不針對誰 (第1/2頁)

任誰看到此時的隆慶皇帝,都會覺得威武霸氣,包括皇帝自己,也包括不遠處的閣老高拱。

嗚呼!

曾經文弱的小裕王,褪去一身偽裝,長成英姿勃勃的帝王。

……帝王閱兵的大禮服,誰穿誰霸氣。

行龍五彩雲紋龍袍,兩袖肩有黃金甲片、以紅絲連綴,外面罩著方領對襟黃金罩甲,有魚鱗甲片裝飾、升龍戲珠刺繡。

頭戴裝飾天鵝翎的金盔,腰佩金色耀眼的鑲雲紋金片直腰刀。

隆慶皇帝整個人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讓人不敢直視。

四面八方熱烈的目光凝聚在將臺上,這是對皇權的畏懼和羨慕。

此時此刻,皇帝覺得自己彷彿成了身高八丈的巨人,這身行頭壓迫式的重量也沒那麼難受……該說不說,一身盔甲真重啊!

大閱兵的主角是皇帝,更是萬馬奔騰的大軍,是鼎鼎大名的統帥戚繼光。

洪武、永樂兩代帝王重視軍事,規定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稱“小閱”和“大閱”。

但自從明憲宗成化十四年端午“閱武於萬歲山之陽”後,已經有幾代帝王沒有舉行大閱兵。

嘉靖最忌諱“北虜南倭”,臨死都沒能解決這兩個心腹大患,很遺憾沒能舉行大閱兵。

也許冥冥之中,得道飛昇的道君皇帝也在注視著這場轟轟烈烈的大閱兵。

騎兵方陣後,是戚繼光打造的車營。

在創立車營時,戚繼光曾對皇帝說:“我軍車營,車上有火器,把車連起來就是營房,要行就行,要停就停。今後作戰,車、騎、步三軍配合。”

戰鼓擂擂,馬拉著包鐵皮的偏箱車出列,戰車上載著最新式樣的火炮,車兩側是手持火繩槍的騎兵和護衛步兵。

作戰時,平原開闊之地用車戰,沒那麼平整的地方用馬戰,崎嶇難行之地方用步兵。

車兵依靠騎兵衝鋒,騎兵靠車兵保護。

宿營時,車就是營房。

戚繼光的車營,充分展現了火器的應用。在南邊打倭寇時立下功勞的火器,在北疆也要大展拳腳。

“火器是新造的?工部今年的效率很高啊!”

“唉!你們不知道造槍炮多燒錢,要最好的鐵礦石,還要煉焦煤冶鐵。皇家火器局又下重賞招募工匠,幹得熱火朝天。不知道的還以為要打什麼大仗呢!”

觀看閱兵的官員交頭接耳的議論。

張居正聽到幾句,淡淡地說:“做好軍備,即使不打仗,也能震懾敵人。不打難道不是最好的嗎?”

一些不和諧的議論聲消失。

不管怎麼說,成化十四年至今,時隔九十多年再次閱兵,還是讓人非常激動。

父親、祖父沒看到的盛事,被我們看到了!

何其有幸,生於盛世!

晏珣的目光跟張居正碰到一起,默契地瞟向觀禮臺上的外藩使臣和西南土司頭人、烏斯藏喇嘛高僧等。

其中俺答汗身邊的是一個年輕女子——三娘子。

這位仰慕漢人文化的蒙古女子,一力勸說俺答汗跟大明和平互市,讓蒙古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用拼命搶劫也能得到生活必需品,難道不是好生活嗎?

大汗!時代變了!

不信你看看大明皇朝的強軍利炮!

俺答汗不由自主地抓緊三娘子的手,面對聲勢浩大的明軍,這位年過六旬的大汗覺得三娘子是對的。

對於三娘子跟隔壁王崇古的書信往來,他決定睜一眼閉一眼。

騎兵和車兵依次演練,揚起的塵埃直衝雲霄,號角吹響、黃旗揮動,各軍回營。

塵埃和人馬喧囂聲漸漸散去,兵部尚書霍

最新小說: 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 鎮國世子爺 快穿之摸魚日常 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 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 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穿進封神,簽到獲得原神技能 穿越女親王 夢迴西晉娶女帝 四合院:開局回收大師級鉗工技能 HP實用古代魔法的風神寵兒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 大明狗腿子 時空亂敘 穿越古代無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