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治河攻略 (第1/2頁)

“自宋朝熙寧年間黃河的河道南移,黃淮交匯於清江而湧入運河,致使運河泥沙沉積、汛期堤壩崩塌。因此治河、通漕運,得從黃河下手,這是老生常談。”

潘季馴談到治河,黝黑的臉泛著光芒,神采照人。

這是一種信念的光芒。

“嘉靖四十四年,黃河在沛縣飛雲橋決堤,注入昭陽湖,漕運的河道淤塞一百多里;嘉靖四十五年,黃河在馬家橋決堤;隆慶四年,黃河在睢寧決堤……

朱尚書的治河理念開鑿新河,我的理念是束水治沙。雖然我被彈劾罷官,仍然堅持己見。”

……治河是倒黴差事,就連朱衡都好幾次被彈劾,險些被罷官。

朱翊鈞端正坐著,嚴肅地說:“我不懂治河,但晏老師認同你的理念,我想一定是有道理的。”

晏珣在一旁附和:“過去治河信奉大禹治水之法,著重清理河沙,可是黃河攜帶的河沙哪裡清得乾淨?耗費千萬民力清理一次,汛期一到又前功盡棄。我想來想去,靠河水本身的衝擊力將泥沙帶走,是可行的。”

……不是他“想來想去”,而是潘季馴“束水治沙”的理念,另一時空的康熙帝非常推崇、重新啟動,取得了實際成效。

經過實踐檢驗的才是真理。

朱翊鈞感慨:“元朝治河直到亡國,大明若能夠治好這條河,也算對得起沿岸的萬千百姓。”

他站起來,鄭重給潘季馴倒一杯茶,老氣橫秋地嘆息:“在我看來,最難得的不是把文章做得花團錦繡之才,而是潘大人這樣一心做實事的。”

潘季馴恭敬地接過茶,感動得眼眶都紅了。

太子的認可,不枉他一路千山萬水跋涉。

潘季馴拿出一幅隨身帶的河圖,手指在圖上比劃:“我認為治河以治黃河為本,治漕運為標,可分為兩步走……”

既然太子有決心治河,老潘就不客氣了!

一開口就是百年大計!

“第一步,將黃河現有決口全部堵塞,從東向西推進,使黃河恢復舊道。需要大修的工程有五項:一,疏浚清江浦到雲梯關到海口河道;二,挑浚高家堰到清口的淤泥,在高家堰修築堅固堤壩……”

沿著黃河走了三個省制定的治河攻略,終於可以提出來。

潘季馴滔滔不絕地說著,抬頭看了朱翊鈞一眼。

小小年紀的太子半懂不懂,但絲毫沒有不耐煩的神色。

“第二步,在河南考城、儀封,開挖一條中河,從駱馬湖經宿遷、桃園至清河……”潘季馴將要動工的工程一一指出。

他日夜謀劃,早已爛熟於胸。

治河,成了他的畢生信仰。

潘季馴將計劃一步步說完,目光灼灼地看著朱翊鈞。

此時此刻,他完全忘記了朱翊鈞的年紀。

朱翊鈞聽完,看向晏珣:“晏老師覺得呢?”

……你等等,我先問問老師啊!

晏珣說:“我認為可行。我也不精通水利,又沒有親自沿著黃河走遍三省,不知具體情況。但潘大人提到第一步工程完工,能使漕運不受黃河水患之害,這是很值得嘗試的……”

他轉頭問:“潘大人,這項工程需要多久?”

“十年。”

“需要多少錢?”

“每年百萬兩。”

“噗!”朱翊鈞一口茶噴出來,倒抽一口冷氣,嘆道:“潘大人對朝廷的收支,應該是知情的。現在九邊軍鎮的軍費支出,依舊佔財政支出的大頭,且不可減少。”

九邊軍費,不僅僅是養兵練兵的費用,還有修長城的鉅額支出!

潘季馴當然知道朝廷對每一項支出都很謹慎,他也經歷過發不出俸祿的嘉靖

最新小說: 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 水滸:我武大郎,反了! 白話三俠五義 廢柴趣妻 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 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 四合院好好的回不去了 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 漢吏 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 如何拯救德意志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 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 從崩壞前文明開始的無限之旅 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 起飛,從1973年開始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統!我有召喚軍火異能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 穿越之鐵血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