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新人和舊人 (第1/2頁)

譚綸真的病了。

嘉靖二十三年,他考中進士,受命運的安排走上軍事文官之路,開始南征北戰的一生。

嘉靖二十九年,他擔任台州知府,招募鄉勇,練兵抵禦倭寇。一介書生,也能上馬練兵!

嘉靖四十二年,他任福建巡撫,指揮戚繼光、劉顯、俞大猷等取得平海衛大捷。

……

跟戚繼光的合作,貫穿他的大半生。

從南邊抗倭,再一起調到北方防禦韃子。

有人說他是抗倭名將,一生金戈鐵馬。

但誰知道,他仍是那個雅好音律、酷愛戲曲的江西才子。

朱翊鈞來探病時,發現譚府擺了戲臺,唱的是譚綸首創的“宜黃腔”戲劇。

臺上唱花旦的人頗為眼熟,仔細一看……竟然是風頭正勁的汪德淵。

譚綸坐在臺下,對朱翊鈞笑道:“後生可畏啊!小汪無論是作戰經驗還是唱戲曲,樣樣都比我強。”

朱翊鈞心中一動,想到皇帝說要培養新人。

汪德淵走的就是軍事文官路線,且愛好都跟譚綸重合。

“汪大人知道譚大人這麼稱讚他,肯定很高興。”朱翊鈞笑著說。

譚綸和藹地說:“難得的是,他已經是大忙人,還抽空給我演戲。可惜我生病氣弱,否則我自己也上臺……小汪唱宜黃腔,跟我比還是差一點。”

這個世道有點奇怪,戲子固然是下九流讓人看不起,但達官貴人往往又有些雅號,喜歡自己唱兩嗓子。

朱翊鈞對戲曲沒什麼偏好,聽不出汪德淵唱得好不好。

但是,總覺得兵部尚書跟人比唱戲,畫風不太對。

譚綸又笑道:“我本來是請他來跟我講海外的故事,講著講著,他就說要上臺唱一出過個癮。”

南征北戰一輩子,臨終前能看到大明收復海外屬地,這種激動的心情旁人很難理解。

將來墓誌銘上,都可以多寫兩行。

嗯……墓誌銘就請下南洋回來的晏大學士寫。

朱翊鈞說:“父皇若是知道今日汪德淵親自登臺,肯定遺憾沒有過來看。”

昔日他的皇祖父請汪德淵彈琵琶,他的父皇也請過。

兩代帝皇都欣賞汪德淵的音律。

汪德淵:“……”

他抑揚頓挫地唱著,早就發現太子殿下在臺下,心情很複雜。

將來史書說三代帝皇都喜歡我的音律、戲曲,會不會把我寫成佞幸啊?

好說不好聽啊!

他給譚綸唱戲是一時興起,看到垂垂老矣的譚尚書,彷彿看到未來的自己,有些不是滋味。

好吧……他有朝一日若真能當上兵部尚書,絕對是祖墳冒青煙。

張四維對不起,我得跟你爭一爭!

臺上的人在唱,臺下的人打著節拍輕和,不知不覺間,譚綸睡著了,全場瞬間安靜。

汪德淵卸妝換回衣服,跟朱翊鈞一起離開譚府。

“唉。”汪德淵嘆了口氣。

“唉。”朱翊鈞也老氣橫秋地嘆氣。

他們走到半路分道揚鑣時,聽到路人呼喊:“會試發榜啦!今年都有哪些老爺上榜?”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

這一瞬間,汪德淵和朱翊鈞彷彿被春風吹過心田,發出希望的新芽,衝散了傷感。

……

會試發榜之後,上榜的人要參加殿試,才是板上釘釘的進士老爺。

南直隸鄉試解元顧憲成落榜了。

住在會館的同鄉們紛紛安慰他,又覺得自己的語言無力。

特別是上榜的人

最新小說: 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 鎮國世子爺 快穿之摸魚日常 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 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 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穿進封神,簽到獲得原神技能 穿越女親王 夢迴西晉娶女帝 四合院:開局回收大師級鉗工技能 HP實用古代魔法的風神寵兒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 大明狗腿子 時空亂敘 穿越古代無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