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大明皇朝1577 (第1/2頁)

果阿是羅馬天主教在亞洲的傳教基地,有“東方的羅馬”、“赤道上的羅馬”之稱,西方詩人稱它為“金色的果阿”,描述他的富饒和美麗。

這裡有城堡、大教堂、修道院,繁華的貿易市場;有海灘、椰林和蒼翠的稻田;村莊裡點綴著白色的小教堂和富人的莊園。

作為新佔領者,在這裡過年確實是一件愜意的事。

就好像……一群狼牧守著瑟瑟發抖的羊。

看上哪頭肥羊就拉過來屠宰,不用考慮受害者的心情。

正所謂“不破不立”,先把原有的秩序破壞,明軍駐軍後再製定新秩序。

馬末沙為了復仇,攜帶了大量軍需,其中就有稻米,也被馮保徵用了。

聯軍在城內“維持秩序”,裡裡外外收保護費,簡直樂不思蜀。

據說葡萄牙人在殖民地最喜歡幹兩件事,一是傳教;二是批次製造混血兒。

經過宗教洗腦的混血兒可以拉到別的殖民地打仗,既忠誠又好用。

李如松和馮保及其他隨行官員秉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精神,從俘虜口中打探西方各國的情況,也知道了葡萄牙拼命海外擴張的原因。

第一,人口和經濟的增長,使得葡萄牙國內對貨幣的需求量上升,特別是黃金匱乏,政府不得已降低貨幣的黃金成色,導致通貨膨脹,政府信用下降;

第二,輸入葡萄牙的必需品香料、糖、金銀減少、導致物價暴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怨聲載道。

“對外擴張,可以緩解國內矛盾,符合各階層的利益。對底層百姓而言,擴張可以移民,擺脫國內豪強地主的壓迫;對貴族而言,擴張可以獲得新的封地、更高的職位;對教會而言,可以拯救未開化民族的靈魂,擴充宗教勢力。”

李如松摸了摸下巴,“我怎麼覺得,這番話有些耳熟?”

馮保掏了掏耳朵:“是晏大人經常嘮叨的。”

除了宗教擴張這項,大明現在的情況,跟急需海外擴張的葡萄牙很相似。

“大明失地的百姓很多啊……”李如松感慨,“南洋華人都是在國內過不下去才出海。”

“這話可不興說。”馮保連忙打斷。

說百姓在國內過不下去是幾個意思?

難道是皇帝不夠聖明?朝中高官不夠勤勉?地方官不夠清廉?

總不可能怪太監太貪。

其他官員在果阿城轉了一圈,發現這個地方雖然遠離故土,卻不是想象中的窮山惡水,在這裡做總督也不是不可接受。

總督是軍事文官,通常是進士出身,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爭,才能升上去。

在國內想做到總督,三分靠打拼、七分天註定。

在果阿混三年,調回國內的級別總不能太低,這是升官捷徑啊!

想到這裡,眾人一致說:“就在果阿駐兵!這是大明的殖民地,誰勸都不好使!為了長久守住此地,可以移民過來嘛!”

相信華夏文明的同化能力!總不可能輸給紅毛番!

算一算,這一趟下南洋,呂宋、椰城、舊港、馬六甲、淡馬錫、果阿都要設總督,也就是六個高官職位,國內那麼多勳貴官員,還不夠分呢!

呂宋要交給從良的林鳳;

至於舊港,謝秉忠跟回家似的如魚得水,基本已經預設歸餘姚謝氏。

徐璠摩拳擦掌,想做馬六甲總督,讓華亭徐氏鹹魚翻身。

看著這些人的反應,李如松私下跟馮保說:“人的野心就是慢慢養大的。若沒有下西洋,這些郎中們在京城養尊處優,哪裡會想到海外做總督?”

“你不想?”馮保笑著問,“你雖然是武將,但事有從權,做四戰之地的總督也不是不行。”

最新小說: 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 鎮國世子爺 快穿之摸魚日常 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 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 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穿進封神,簽到獲得原神技能 穿越女親王 夢迴西晉娶女帝 四合院:開局回收大師級鉗工技能 HP實用古代魔法的風神寵兒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 大明狗腿子 時空亂敘 穿越古代無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