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城門?是地窖洞口好嗎?
胡宗憲年過六旬依舊身材挺拔、高大魁梧,像安世和晏珣這種接近一米八的身高,在倭奴眼中簡直就是天神下凡。
今日耀武揚威,登岸的陸戰隊都是挑選的高個子士兵,對倭奴的視覺衝擊可想而知。
正親町天皇是主動投降的,沒有親眼見證明軍攻城,午夜夢迴還曾懊惱,假如日本上下團結一致,能否打贏大明。
現在看著這些天兵天將,他什麼想法都沒有了。
其他倭奴震撼之餘,有聰明人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讓倭國女子去大明借種,是不是能改善本國人種呢?
晏珣掃了一眼神色各異的倭奴。
他知道,倭奴這個民族,是典型的欺軟怕硬。仰慕一切強者,欺辱一切弱者。
足利義昭忽然感慨:“我曾經見識過織田信長的精兵。和威武雄壯的明軍比起來,穿著草鞋和破爛兜襠布的織田軍精兵,就是笑話。”
說難聽一點,倭國的精兵,就像小人國的侏儒。
晏珣跟朱翊鈞對視一眼,有一種男人之間的默契……倭是什麼意思?就是矮啊!
位面之子漢光武帝劉秀,給倭國列島的一位國主賜過一枚金印,印文為白文篆書“漢倭奴國王”。
“倭”在漢代的意思,大意是“矮且歪”,“倭傀”就是奇醜的木偶。
從那以後,中原歷代皇帝都稱東瀛這個島國為倭國,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倭奴一開始沒發現問題,也以此自稱。
直到隋唐時期,倭國識漢字的人多了,才知道自己被罵了幾百年,改為自稱日本。
“你們的軍隊,都是這樣的嗎?”足利義昭又問。
晏珣淡淡回應:“這些水師是我們的精銳,北方九鎮的邊軍和京營,都是不遜色於水師的虎狼之師。”
大明有多大,不是縮在島上的小人可以想象的。
在場所有倭奴的臉色變來變去,有人感慨:“明國已經恢復大唐的雄風啊!”
不知為何,有種驕傲呢!就好像,自己的爹終於發達了,作為小兒子與有榮焉。
被震撼的還有其他國家的使者,紅毛番看著明軍的大海船,讚歎:“和蓋倫船很像,似乎又比蓋倫船更完美。”
以大明的體量,再加上這樣的鉅艦,葡萄牙還能守得住南洋的殖民地嗎?
紅毛番們有種不祥的預感。
耀武揚威的軍演結束,晏珣和朱翊鈞等人重新回城時,城內所有的倭奴全部匍匐在地。
強者就是他們的信仰。
《馬關條約》的內容,同時向全城宣佈,在安世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向倭國三島傳播。
……放棄一切幻想吧!倭國就是大明的“奴”國,天皇向大明稱臣!
從今往後,誰當天皇或者幕府大將軍都不重要,也不用再想著“挾天皇以令諸侯”,全都老老實實地挖礦,先償還戰爭賠款!
喜歡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