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舅舅的遺產 (第1/3頁)

正德八年,朝廷向外國“朝貢”使團的私貨徵稅,實物抽分20%。

隆慶開海,進一步完善稅制,引稅、船稅、價稅和臨時稅應有盡有。

現在,晏珣帶著官府的文吏,在一眾海商的見證下,對黎大的貨物進行徵稅。

晏珣要從寧波海關開始,統一收現銀稅。若有官府需要的貨物,再向海商收購。

這種稅收改革,符合“一條鞭法”的理念。

一條鞭法的核心:把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歸總為一條,徵收銀兩,糧稅按畝折算納稅。

這樣可以簡化稅制,方便統收統發。

但在實際操作中,也有一些問題。

比如農民種了糧食,過去是直接納糧。

變法後,除保留蘇杭等少數地區徵糧食供皇室食用之外,其餘地方一律改徵銀子,即“折色銀”。

這種操作,引起很多農民不滿……幾百年後,農民還以實物交稅,可見實物稅也有存在的意義。

晏珣處理進出口關稅,也是慎之又慎,拉著一群人過來旁觀。

若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及時調整糾正。

海關征收的稅銀,會送到太倉銀庫。

大明的財政收支,有一個特點是“分散性”。

其中太倉銀庫主要負責:一、白銀收支;二、國家重大開支,如九邊軍事支出。

後世有人以為太倉銀庫的白銀就是大明皇朝的全部財政收入,這是不對的。

京城還有大量儲存財政收入的倉庫,放糧食、軍器、綢緞、棉布等等實物。

因為黎大很配合,其他海商對於實物折算現銀也沒有意見,第一批貨物的徵稅順順利利,幫晏珣實現了開門紅。

其他海商對黎大刮目相看。

異軍突起的黎大很有氣派,表面粗豪內心卻很精明、識時務。

就算現在吃一點點虧,只要能結交巡海御史晏大人,接下來兩三年就能縱橫四海!

領到船引,海商們緊鑼密鼓地安排第一批出海的貨物。

江南首富華府召開商品展銷會,給海商們調貨。

徽州王家負責出海的就是王二。

他是王徽父親當年收的養子,其實就是王家的下人。

但這些年,王二幫王徽辦了不少事,也給晏珣送了挺多東西。

王二單獨來拜訪晏珣。

晏珣高興地說:“二舅舅,我可想你了!這些年辛苦你南來北往,是我爹孃的得力助手。”

王二恭敬地說:“少當家喊我‘王二’即可!”

“你喊我娘一聲‘阿姐’,就是我舅舅!”晏珣熱情又親切。

……什麼少當家!一聽就不是做正經買賣的!

“小珣。”王二也是灑脫的人。

晏珣那麼親切,讓他的心裡暖暖的。

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阿姐說那塊印由你帶來寧波,你想好怎麼用了嗎?”王二說到正事。

汪直的“大宋國徽王印”,在海商中信譽度高。

有些不能立刻結算的買賣,可以透過蓋印的文書賒欠。

大明的海商跟倭國、葡萄牙人在海外交易,其中一方拿不出等價的物品,可以由持印的人做擔保。

這塊印還能繼承汪直在倭國的人脈。

“你舅舅在肥前國的松浦津有一個交易基地,倭國大名松浦隆信幫他在此建設住宅,他以前常居此處。”王二接著說。

這個“舅舅”,指的是汪直。

晏珣眨了眨眼,他的舅舅好像越來越多了。

“楊世安”有真假兩個,眼前又有一個王二舅,還有一個在天上的汪直。

最新小說: 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 水滸:我武大郎,反了! 白話三俠五義 廢柴趣妻 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 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 四合院好好的回不去了 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 漢吏 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 如何拯救德意志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 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 從崩壞前文明開始的無限之旅 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 起飛,從1973年開始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統!我有召喚軍火異能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 穿越之鐵血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