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死,三四百人負傷。”
皇帝聽罷,轉身故作沉思,面上卻帶著笑意,神情輕鬆。
他回想起盧受所報,通州一戰,千陽門傷亡百餘人,心中本有所忌憚,未料西北快活林一戰,其傷亡竟增數倍。
轉身面對高谷陽,萬曆皇帝面露悲痛與惋惜之色,緩緩說道:“死傷者,皆為我大明棟樑之材,雖出身三教九流,卻英勇無畏,殺敵驅寇,皆為英雄,皆為我大明忠良百姓。
“如此,你便代朕賜白銀萬兩,令旎嘯妥善安撫傷亡弟子,厚葬英魂。他雖淡泊名利,但絕不能讓他的手下心生寒意。”
高谷陽聽罷,連忙躬身領旨。
與皇帝閒聊數語後,他匆匆離宮,先返六扇門更衣,隨後又急赴快活林而去。
時至下午申時左右,百里雲歌主僕,並韓夏、雲竹及其他幾山莊弟子,徑直奔回千陽門而去。
旎嘯也是與眾千陽門弟子返歸城中。至於自周遭州府調集而來的山莊弟子,除卻負傷沉重者需留養外,餘者皆返回原地。
就在不久前,高谷陽尋至旎嘯身前,一番言語,暗含機鋒。
旎嘯聞之,雖心中對聖上的猜疑戒備略有微詞,然思及古往今來,帝王之心,豈有不然?
他深知,昔日陝西之事,遠離京師,恍若遙望高山之巔,雲霧濛濛,難辨真容。
而拂曉時分,快活林中一戰,斬盡韃虜,此乃天子眼皮底下之事,歷歷在目,清晰可辨,聖上心生戒備,也是情理之中,豈能不然?
韃子賊寇隱匿於京師鄰近之地已有百載有餘,竟被他一人之力探得其蹤,繼而殲滅殆盡。
此番作為,豈不昭然若揭,顯其旎嘯及其麾下勢力,猶在那股韃子之上?
倘若有朝一日,萬歲爺親臨玉泉山皇家園林賞景遊玩,而旎嘯心懷不軌,豈不是有弒君篡位,自立為王之能?
念及此節,旎嘯心頭猛地一沉,只覺寒意襲人,懼意油然而生。
他深知,自此往後,諸多事務,還需官府、錦衣衛、東廠等朝廷勢力打前陣,梅花山莊則宜深藏不露,隱於幕後。
又或者,時至此刻,應向那九五之尊,稍露梅花山莊之事,方為上策。
旎嘯心潮澎湃,思緒難平。
不過又應高谷陽所說,拂曉之後,京城內竟有上百人自絕性命,朝臣、宦官、宮女,乃至百姓、青樓女子,皆在其列。
那綺夢軒中紅牌夢蝶,原是孿生姊妹,柳夢眉與柳夢芸,皆飲鴆而亡於閨房之中。更有正西坊肉鋪吳半三,亦赴黃泉之路。
眼下京城內廠衛橫行,大肆搜捕,凡與自絕之人有舊者、有染者,皆遭囚禁。
至此,朝中眾重臣皆是噤若寒蟬,御史們更是足不出戶。
京城東西兩側暗敵潛伏,外族窺伺,正如龍床之側,臥虎藏龍,萬歲爺豈能不怒?豈能不令廠衛徹底清查?
京城之內,人心惶惶,生怕廠衛臨門。
文臣武將之中,膽小者唯恐禍及己身,而有人則藉機攻訐政敵,尤其是東林、楚、齊、浙幾黨,更是藉此事肆意誣陷,互相指責,剷除異己。
再說往北追殺北元副使索南及雷影魔尊大弟子烏圖的蕭公公,領六扇門精銳近百,緊追不捨,只因失女之痛,不顧自身傷勢,雖實力稍遜於二人,卻誓要斬對方於劍下,以報失女之仇。
此番追逐,歷經數時辰,竟至保安州,距雞鳴山不足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