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走他已經成年的一子一女。
“唉,中國人不願上岸,確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天花是很可怕的,”若昂四世對宮廷大臣說,“把贈送給中國的綿羊,還有前往中國的使者,全部放在同一條船,跟著中國船隊一起走。”
這個沒法拒絕,否則就太傷人了。
一艘葡萄牙船隻,很快跟著中國船隊同行。但雙方人員並不接觸,要等回到中國之前,才會去檢視船上是否帶著瘟疫。
隨行的,還有一條法國船隻。
帕斯卡此時就在船上,他終於被允許前往中國。
職業律師、業餘數學家費馬,很遺憾沒有離開法國。主要是費馬年齡偏大,自己就不願折騰,生怕會死在遠洋旅途當中。
“神,真的存在嗎?”
帕斯卡撫摸著一條腰帶,腰帶上佈滿了尖刺。
這是他為自己準備的,他已經在研究神學。一旦發現自己不虔誠,對萬能的神產生質疑,就會用拳擊打腰帶,讓尖刺給身體帶來痛苦,用痛苦提醒自己對神虔誠。
歷史上,再過九年,他就會病逝,年僅39歲。
醫生當時檢查帕斯卡的身體,發現他的腰部皮肉,已經被腰帶上的尖刺,刺得血肉模糊、流膿發臭!
這位數學家從小喪母,沒去學校讀過書,只跟著父親和姐姐學習。
在12歲的時候,他就獨自推算出歐幾里得的前32條定理,獨自發現三角形的內角之和等於180度。父親大為驚訝,終於開始系統化的教他數學。
在13歲的時候,他發現了二項式展開係數規律,這個玩意兒後來被定名為“帕斯卡三角形”。
在15歲的時候,他發現了影射幾何學的一個原理,一年時間推匯出400多個推論。
在16歲的時候,他寫成《論圓錐曲線》。此書大部分失散,只剩一個結論流傳,後來被定名為“帕斯卡定理”。
在20歲到30歲之間,他主要研究真空和流體靜力學,產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彙編為《液體平衡及空氣重量的論文集》。
這本論文集,並沒有出版,因為有些內容不符合教義。
也是在這個研究過程當中,帕斯卡感到茫然和恐慌。他越是探索自然科學,越是覺得自己遠離了上帝。他曾嘗試,將宗教信仰和科學理性相統一,但他最終沒有做到。
於是,他漸漸厭惡數學和物理,決定放棄科學研究,全面轉向神學研究。
就是在這種時候,聽說法國王室正在挑選學者,前往中國進行交流訪問。帕斯卡立即就動心了,中國人好像不信上帝,那他們到底信什麼呢?他們又是如何度過一生的?他們如何調和信仰與科學的矛盾?
帕斯卡決定前往中國,不是為了交流學習,也不是為了領略東方,他是要去中國“求道”的!
法國的文學家、藝術家們,正在跟潘蔚和蔡雲程交流。
而帕斯卡,找到了中國的理科生。
“你們相信神嗎?”帕斯卡見面就問。
李思孝笑著說:“神是神,人是人,並無相干。孔夫子有言,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說得更明白一些,智者應該務實,可以尊敬鬼神,卻也要遠離鬼神。”
帕斯卡喃喃自語:“相信上帝,尊敬上帝,遠離上帝,追求事實,這樣真的可以嗎?可我追求到的事實越多,心中就越有負罪感,覺得自己是一個瀆神者。”
宋欽已經基本學會法語了,他表情古怪道:“為什麼不可以?你們才信一個神,我們要信好幾百個神。玉皇大帝,三清祖師,如來佛祖,關聖帝君,媽祖娘娘……如果不敬而遠之,那得多累啊,還怎麼做事情?”
“幾百個神?”帕斯卡目瞪口呆,“一個人怎麼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