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如此,緩聲道,“如果他失敗了,這一切都會推到他身上,或許…或許能換我們范家一線生機。”
“什麼?”
範海棠往後退了兩步,她不相信這話是從自己母親口中說出來的。
“為什麼?”她不禁問,“北涼王要馬場,我們給他便是,何苦傷我們一家性命,又何苦傷了陳乾的性命?”
相識三日,範海棠不至於為了陳乾怨天喊地,但她不明白,這世道為何如此霸道,不給人活命的機會。
範世恩嘆息道:“海棠,馬場交到王府,我們范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說完,範世恩便要起身離開。
臨了,他揹著身說道:“若他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他便是我範府的姑爺,若他不能,哎……希望他死的有價值吧。”
……
此後兩天,陳乾大多時間都住在偏院。
範世恩找來的那幾位先生倒也有些真才實學,對陳乾的問題也是知無不答。
這片大陸的歷史朝代與陳乾所熟知的完全不同,所以什麼四書五經完全不存在,許多經典著作,傳世的詩篇也都沒有。
可以說,這裡完全是一片文學的死寂之地。
民生溫飽尚不能滿足,就更別說非凡的思想碰撞出閃耀的火花了。
但千百年來,也有許多聖人大能提出了不少超脫的思想。
它們匯聚成書,流傳於世,如今他們雖已仙逝,卻仍然在天下學子中擁有不少的追隨者。
其中屬大夏與大炎的文學底蘊最為濃厚,也唯有此兩國擁有完整的科舉考試製度。
北涼地處大夏極北之地,雖然天寒地凍,崇尚武力,但仍有文學的種子萌了芽。
如今北涼文壇的領軍人物,便是號稱藏書萬卷、一生無暇的韓子墨老先生,也就是王府雅集的考核官。
陳乾向幾位先生打聽這位韓子墨先生,他們也都是讚不絕口,稱其文學素養超凡於世,不似凡間之人。
又問起北涼王,那幾位先生便不敢言語了。
陳乾旁敲側擊之下,才從他們口中得知,如今這位北涼王不僅武能定國,更喜結交文人墨客,被奉為文壇領袖的韓子墨本來周遊八國,也被北涼王的誠心打動,這才定居北涼。
這倒激起了陳乾的興趣,他又瞭解了不少韓子墨的著作,以及當今傳世的詩歌,發現不過如此。
無論是詩詞還是治國理論,都顯得無比淺顯,亦無法與陳乾接受的教育相比。
陳乾不敢想讓這個世界承載上下五千年的底蘊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這之前就先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吧,要他們明白,什麼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鐵血王侯,從贅婿開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