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蘇長空而言,這三個重要人物的落網只是計劃的第一步。雖然他們分屬三大家族,身份顯赫,但要撬動整個大局,光憑這幾顆棋子還遠遠不夠。他需要更多的籌碼,需要在三大家族的核心圈內製造更大的混亂與恐慌。
於是,更多的特種斥候和密探如同撒網般散佈開來。他們化身成各種身份,融入嶺西城的大街小巷。有人是挑著擔子的小販,有人是搖著摺扇的文士,還有人裝扮成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這些人表面上各司其職,實則都在等待著最佳的出手時機。
從晨光熹微到夕陽西下,一場無聲的獵捕在嶺西城內悄然展開。在一家雅緻的茶樓裡,一位穿著綾羅綢緞的世家公子正在品茶,絲毫沒注意到茶水中的異樣。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幾個\"醉漢\"東倒西歪地靠近了他們的目標。在一間富麗堂皇的商鋪內,一位\"富商\"正在和一位世家子弟談著一筆誘人的生意。
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場景,都是一張大網的組成部分。到夕陽西下時,整整十二個人如同離弦之箭消失在嶺西城內,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每一次出手都經過精心策劃,每一次行動都完美無缺,就像是一場場精心編排的啞劇,無聲地上演又無聲地落幕。
在這個禮教森嚴的年代,世家大族都極其重視後輩教育。每個家族的族學內都延請了當地最負盛名的儒師執教,不計成本地培養子弟。那些莊嚴的學堂中,《論語》《孟子》的誦讀聲此起彼伏,墨香與書香交織,在白牆黛瓦間縈繞不散。
然而即便在如此優渥的條件下,總有些不肖子弟愧對家族的栽培。他們或是流連於繁華街市,沉迷於吃喝玩樂;或是整日裡與狐朋狗友廝混,在賭坊青樓中揮霍人生。誰也不會想到,他們今日的荒唐行徑,竟成了蘇長空計劃中的一個完美掩護。
對於這些爛泥扶不上牆的後生,族中長輩們早已心灰意冷。他們揮霍家財也就罷了,最讓人痛心的是那種不思進取、玩物喪志的態度。久而久之,族中對這些紈絝子弟的行蹤也懶得多加過問,就連他們夜不歸宿也再不會有人放在心上。
但當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優秀子弟突然杳無音信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些可都是家族精心培養的未來棟樑,是寄託著整個家族希望的新生力量啊!當書童們惶恐地報告少爺們不見了蹤影,當家僕們手足無措地稟報找遍了全城也不見人影時,族中長輩們的心頓時懸到了嗓子眼。
很快,大量人手如同無頭蒼蠅般在城中四處搜尋。茶樓、酒肆、青樓、書院,但凡可能去的地方都翻了個遍,卻始終不見人影。有的人去了平日裡常去的地方打探,有的人去了城中各處關卡查訪,甚至有人去了城外的莊子搜尋,卻都一無所獲。
焦慮和恐慌開始在三大家族中蔓延。族中子弟接連失蹤,這絕非尋常之事。各種猜測如同野火般在空氣中瀰漫:有人說是仇家下手報復,有人猜測是意外遇害,更有人懷疑是官府暗中抓人。然而所有的推測都指向錯誤的方向,沒有人能猜到真相。
而對蘇長空來說,這等待的煎熬比任何人都要深重。他必須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出紕漏,必須等到夜深人靜,等到周飛虎傳回那至關重要的刺殺結果。那兩個證人就像是懸在所有計劃上的一把利劍,若是他們還活著,那麼今日所有的佈局都將成為一場空。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聲更鼓都像是重錘敲擊在蘇長空的心上。燭影搖曳間,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長,投射在堂內的雕破圖風上。表面上,他神色平靜,正襟危坐;實則心中早已驚濤駭浄,如同一場即將爆發的風暴。
堂內的氣氛越發凝重,連空氣似乎都變得粘稠起來。檀香早已燃盡,只餘一縷若有若無的餘香。眾人各懷心事,卻都不敢出聲,生怕打破這份令人窒息的沉默。
秦相維不時用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