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這些人會跟隨雲州商會分批前往洛城。秋風送爽,長長的商隊在官道上蜿蜒前行,馬蹄聲和車輪聲交織成一首行進的樂章。領隊的商會總管不時回頭檢視,確保所有車隊都緊密相連。而此次雲州商會運送的貨物則全都是印刷的工具,以及紙張等。成捆的紙張被精心包裹,防止受潮。工具箱上貼著\"小心輕放\"的字條,顯示著其中物件的貴重。另外,還有很多是從雲州夷州兩州收集來的廢品雕版,這些雕版整齊地碼放在專門的木箱中,每個箱子都標註著詳細的編號。
這些廢品雕版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某個字雕刻錯誤而成了廢品,只能當柴火燒。有的是筆畫多寫,有的是刀工不穩,甚至有些是木材本身的問題導致的廢品。官府大量收購,雖然價格低了點,卻總比當柴火燒來的划算。各家書店掌櫃捻著鬍鬚算了又算,覺得這買賣還算划得來,所以這些書店老闆全都賣給了官府。一些精明的掌櫃甚至開始專門收集各處的廢品雕版,想要藉此機會多賺些銀子。
隨行雲州商會前來的還有二十名文官以及被蘇家破格任用的落魄書生。這些人衣著雖然樸素,但個個都是飽讀詩書之人。他們在路上就開始討論《晉時日報》的排版設計,有人主張以四字為一格,有人建議以五言詩句為基準,爭論得不可開交。這些人將負責《晉時日報》的排版,校對等工作。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蘇大少還特意從各地請來了幾位精通字畫的老先生,專門負責把關文字質量。蘇大少還抽調了一百五十人特種斥候前來保護報紙印刷作坊的安全,這些斥候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精銳,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夠理解並保護好印刷作坊的機密。至於這一百五十人的空缺,則從特種斥候的候補人員中填補,這些候補人員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優秀人才。
在雲州商會趕來洛城的時候,蘇大少正在陳府接待一位貴客。陳府的大廳內香菸繚繞,茶香四溢,几案上擺著精緻的點心和新鮮的水果,顯示出主人的待客之道。
這位貴客是肖家家主肖轍。肖轍身著深青色長袍,頭戴玉冠,雖已年過五旬,但精神矍鑠,舉止優雅,一看就知是世家大族出身。自從唐天啟掌權之後,為躲避災禍,肖家大部分遷入了洛城。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肖家舉族搬遷,馬車隊綿延數里,場面蔚為壯觀。留在肅州城肖家老宅的則是肖家二爺肖放,他性格剛直,寧願留守祖宅也不願舉家遷徙。
而今,肖轍官拜禮部員外郎,算得上正式走入仕途。他每日早起晚歸,勤勉政務,在朝中也漸漸有了些名聲。若太子司馬獨沒死,他的女兒肖凝兒就是太子妃了。肖凝兒生得閉月羞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本該是太子府上的一抹風景。沒成想太子短命,他的女兒還沒進門就成了寡婦,整日以淚洗面,讓人心疼。肖家因此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一時間門庭冷落,賓客稀疏。
不過,肖家是大族,這些世家大族大都遵奉多開路,廣發展的原則。肖家的產業遍佈各地,商號、莊園、錢莊等經營得有聲有色。兒子肖乾就官拜中郎將,鎮守丰度城。肖乾年紀輕輕就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治軍嚴謹,深得將士愛戴。而老二肖放則留在了肅州,協助唐天啟。肖放為人正直,深得百姓愛戴,在肅州也算是一股清流。
只是,除了兒子肖乾手握兵權,混的風生水起之外,肖家在洛城內的分支而一度陷入谷底。家中產業一落千丈,連續幾年的收成不好更是雪上加霜。而肅州的唐天啟則是個貪得無厭的傢伙,不關注老百姓的死活,只知道橫徵暴斂。他四處斂財,甚至連乞丐身上的銅板都不放過,不僅僅肖放不滿,其他的世家大族也多有不滿。私下裡,不少人都在議論這位昏官的所作所為。
蘇大少自然知道肖家舉家遷往洛城的事情。他對肖家的情況瞭如指掌,甚至連肖家在洛城買下的幾處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