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飛起。前三根並排一線,乃是連珠箭,後三根呈品字形飛來。就這一手,就足可令天下好箭之手,驚為天人。
甘寧飛馬衝起,手起刀飛,砰砰砰的三道暴響,先將連珠箭砍破。待回過神來,呈品字形的三箭射來。甘寧先打頭上一箭,再打左邊一箭。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周公瑾計破魏兵(上)
這時,破空聲響更為轟烈。甘寧面色大變,右邊箭矢眼看射到自己的右胸。陡然間,在甘寧背後忽竄出來一柄金鞭,橫地一打,將箭矢打破。甘寧回眼一望,助他化險為夷者,正是淩統。原來淩統見夏侯淵連射六箭,便知甘寧難以取好,連忙趕來接應。驚險剛過,那弓弦暴響聲又起,甘寧、淩統心裡一驚,連忙舞起兵器。哪知夏侯淵卻是虛發弓弦,兩人虛驚一場,回過神來時,見得魏兵大部人馬早已奮力逃遠。只剩下夏侯淵還有數十騎在守候。
就在此時,甘寧、淩統軍後,喊殺聲鋪天蓋地地傳了過來。孫權引大部兵馬殺到。夏侯淵見了,哈哈大笑,勒馬走時,還不望取笑道。
“江東鼠輩,遲早教你等成我箭下亡魂!!”
甘寧聽得大怒不止,飛馬就追。淩統亦縱馬趕去。孫權引大部兵馬從後壓上。可是魏軍人馬早就逃遠,夏侯淵逃時,背射三箭,出神入化的箭藝,又是驚出了甘寧、淩統一身冷汗。孫權追了一陣,眼見魏軍逃遠,氣得破口大罵不絕,知再追亦是無果,遂便令諸軍歸寨。
且說曹彰等人歸寨,張頜早從回報斥候得知戰況,領諸將在城門內迎接,令軍士皆擊鼓吹笛,口稱‘萬歲’,歡聲大震。曹彰武勇之名,從此傳遍三軍,魏人無不大讚。
次日,孫權聚一眾文武於帳內商議。孫權面色黑沉得似乎快滴出水來,心裡還記恨著昨夜的屈辱,碧目發著幽幽寒光喝道。
“曹家三子如此輕視我軍,此仇不得不報!!誰人敢前往搦戰!?”
孫權此言一落,甘寧、淩統二將齊齊走出,皆欲出戰。就在此時,忽有來報,大都督周瑜引軍已到寨外數里之處。孫權聞言大喜,急引諸將出寨相迎。不一時,周瑜引兵來到,背後運糧隊如同一條遊動的長龍,在隊伍最後,一架架衝車、雲梯車等攻城器械,如似一頭頭龐然ju物。周瑜一見孫權,連忙下馬。孫權亦下馬而迎。拜禮畢,周瑜眼見孫權眼裡帶著幾分怒色,心裡一凝,遂張口問道。
“不知戰事如何?”
孫權碧目一眯,帶著幾分怒氣將前事告之。周瑜細細聽著,後來聽到曹彰夜闖軍寨,更把徐盛斬殺,爍爍發亮的星目內,頓時透著幾分寒色。待周瑜聽罷,沉吟一陣,與孫權謂道。
“主公勿慮。容瑜數日,必有計策付之!”
孫權聽言,臉色一喜。隨後後軍入寨,輜重、攻城器械等軍備,在一隊隊軍士的推擁之下,安置完畢。隨後日子,吳兵皆無動靜,周瑜領著周泰還有數十精騎,在陳城方圓十里附近一帶探尋地勢。
卻說,自曹彰大勝一陣後,吳兵連日皆是按兵不動。張頜正是心疑時,有細作來報,吳軍大都督周公瑾在數日前押行軍備,已到吳軍大寨。張頜聞報大驚,又想吳軍多日無動靜,必與周瑜有關,連忙召夏侯淵等將前來商議。張頜坐於高堂,沉聲而道。
“周公瑾才華驚豔,若要施計,必令人防不勝防。我等該當若何!?”
夏侯淵聞言,遂出席而道。
“將軍勿慮。前番魏王已遣人發來書信,已派大將軍曹仁領三萬援兵來救陳郡。我料算不需十日,大將軍兵馬即到。在此之前,將軍可命人死守城池,以深溝土壘而抗之。待大將軍兵馬一至,我等便可趁勢反攻。”
張頜聽了,亦覺如此是好,頷首而應,遂教傳令三軍,緊密把守城池,閉塞城門,半月之內,無論何人,不得擅自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