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與堅定。
他是擅長水利工程的專家,聽聞牛安廣納賢才,致力於改善民生、發展國家,便毅然決然地告別家鄉,前來投奔。
趙宏走進城中,一路打聽牛安的府邸。沿途,他看到百姓們安居樂業,商業繁榮,心中對牛安的敬佩之情更添幾分。
終於,他來到了牛安的府邸前,向守衛表明了來意。守衛見他氣度不凡,不敢怠慢,立刻進去通報。
牛安得知有水利專家前來投奔,大喜過望,親自出門迎接。他熱情地握住趙宏的手,說道:“趙先生能來,真是我‘九周王朝’之幸啊!”趙宏連忙回禮,說道:“久聞大王英明神武,心懷天下,宏特來投奔,願為大王效力,為王朝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兩人相談甚歡,牛安迫不及待地向趙宏請教水利方面的問題。趙宏侃侃而談,從河流的治理到灌溉系統的規劃,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牛安聽得頻頻點頭,心中對趙宏的才能更加認可。
與此同時,在另一條街道上,一位身著樸素、眼神靈動的年輕人錢文,正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一切。
他是精通農業技術的能手,聽聞“九周王朝”在牛安的領導下,重視農業發展,便懷揣著自己多年積累的農業知識,前來尋求一展身手的機會。
錢文來到牛安的府邸時,正趕上牛安與趙宏在商討水利工程的事宜。守衛將他的來意告知牛安後,牛安立刻邀請他一同進來。錢文走進大廳,看到牛安和趙宏,有些緊張地行禮。
牛安微笑著讓他坐下,說道:“錢先生不必拘謹,聽聞先生精通農業技術,我正有許多問題想向先生請教。”
錢文見牛安如此和藹可親,心中的緊張頓時消散了許多。他開始向牛安講述自己在農業種植方面的經驗,包括如何改良土壤、合理施肥、選擇優良種子等。牛安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一些問題,錢文都一一詳細解答。
趙宏在一旁聽著錢文的講述,心中也暗暗佩服。他說道:“錢先生的農業技術,與我所擅長的水利工程,實乃相輔相成。若能將水利灌溉與農業種植相結合,必定能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牛安聽後,眼前一亮,說道:“二位所言極是,我正有此意。今後,還望二位能攜手合作,為我‘九周王朝’的農業發展出謀劃策。”
趙宏和錢文對視一眼,點頭應道:“定當竭盡全力!”
隨後的日子裡,牛安為趙宏和錢文安排了專門的住所和工作場所。趙宏開始對王朝境內的河流、湖泊進行詳細的勘察,繪製出精確的水利地圖。
他根據不同地區的地形和水源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方案,包括修建水庫、堤壩、灌溉渠道等。
錢文則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們交流合作。他親自示範如何改良土壤、播種、施肥,還引進了一些新的農作物品種,如高產的小麥、耐旱的玉米等。
在他的指導下,農民們的種植技術得到了顯著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也逐年增加。農民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心中倍感欣慰。
一位老農激動地說道:“大王啊,多虧了您找來的錢先生,我們今年的收成比以往翻了好幾倍。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牛安微笑著說:“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你們的辛勤勞作才是豐收的關鍵。今後,我們還會繼續努力,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除了趙宏和錢文,夜影等人還陸續招攬到了許多其他領域的人才。有擅長兵器製造的工匠,在張四爺的帶領下,不斷改進兵器的材質和工藝,製造出更加鋒利、堅固的武器;
有精通醫術的郎中,在封十三的組織下,建立了醫院,為百姓治病救人;
還有擅長謀略的謀士,為牛安出謀劃策,在軍事、政治等方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