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明白了,東征之事看來已成定局,我等當好好籌劃,儘量將戰損降到最低。”諸葛亮鄭重地說道。
劉禪想了想,沉思道:“此次東征,父王怕不會讓丞相跟隨,如今蜀川初定,百廢待興,內政之事可能需要丞相多費心。”
諸葛亮苦笑,有些無奈道:“東征的統帥非關將軍莫屬,但云長性情孤傲,荊州又在他手上弄丟的,亮怕他意氣用事,急於求成”
劉禪搖了搖頭,嘆道:“此次東征關係甚大,父王恐怕會親征。”
“親征麼?”想到劉備那充滿戰意的眼神,諸葛亮深邃的眸子中閃過一絲擔憂。
劉禪輕嘆一口氣,輕聲道:“馬孟起將軍鎮守陽平關,張三叔駐防閬中,丞相又要留守蜀郡父王此次東征,缺少一位隨行制定戰略、出謀劃策的軍師。”
諸葛亮雙眉緊鎖,沉默良久,抬頭道:“馬良,馬季長如何?”
劉禪知道諸葛亮會推舉此人,馬良是馬謖的兄長,頗有才華名氣,先前更是關羽的隨行軍師,但歷史上的馬良在劉備東征時,將其派遣至五溪蠻各部招降,後因劉備兵敗被殺。
劉禪搖了搖頭,眸色變得深沉了幾分:“季長叔能力雖強,但缺少大局觀和決斷力,此次東征軍師的人選,必須要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乃數一數二的一等謀士。”
“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諸葛亮口中呢喃,隨即輕聲道:“莫非少主心中已有了人選?”
劉禪淡淡一笑,堅定道:“法正,法孝直。”
諸葛亮愣了愣,苦笑憂心道:“孝直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但自漢中之戰結束後,他便一病不起,恐怕沒有多少時日了。”
劉禪心中微嘆,果然,兩世的歷史發展軌跡是一樣的。
歷史上的法正就是在漢中之戰結束後重病離世的,失去這位屢獻奇策的軍師,對於劉備和整個蜀川來說,是非常痛惜的。
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退守白帝城。諸葛亮曾有所慨嘆:若法孝直還在,定能制止主上東征,即便不能制止,隨行東征也不會大敗而歸。
由此可見法正在蜀川的重要地位。
“蜀川之地沒有名醫嗎?”劉禪看向諸葛亮問道。
諸葛亮抿了抿嘴,輕輕搖頭道:“孝直之病,在於心結難解,普通醫者根本治不了,若說名醫,非華元化和張仲景莫屬,但他們都在前些年雙雙離世。”
華元化就是華佗,元化是他的字。
“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一切都是命數”劉禪輕嘆一聲,他自己都覺得這句話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諸葛亮目光閃動,明眸看向他,頜首稱讚道:“少主一出口便是經典章句,亮拜服,是啊,天意如此,我等凡人又能改變得了什麼”
寒風乍起,將地上的落葉捲入上空,陰冷的寒風使得劉禪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少年歪歪嘴嘀咕了一句,抬頭看向陰晴不定的天空,好似在咒罵老天的不公。
……
東征之前,劉備有許多的準備工作要做。
糧草器械的排程,蜀郡各個關隘的防守,成都官職的任命以及益州士族的安撫,都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在劉禪的記憶裡,劉備正式發起東征的時間是章武元年,也就是後年,在此之前,天下發生了兩件大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位。
同年,漢獻帝被迫禪讓皇位,曹丕稱帝,定都洛陽,大漢正式滅亡!
自此再無建安年號。
緊接著,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蜀國。
翌年,劉備東征吳國,與吳國大都督陸遜決戰夷陵,史稱“夷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