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吃?”
“三妮兒,你跟我姐姐是一個班的,你們可是最好的朋友,是不是得給我吃一個饃饃。”
“你們都甭想那好事兒了,我還和清素是一個班的哩,我倆還是同桌,要是都想白吃清素家的饃饃,那還不早就把清素家吃窮了?”
一群孩子擠來擠去的圍著三姑,都想為自己爭取一個饃饃,一個聲音在孩子們的背後響起。三姑在學校裡的時候,和自己的同桌說過,今天我奶奶要蒸饃饃,讓我爺爺在村裡賣。看著三姑被圍的顧不上搭話,她就在孩子後面替三姑回答。
“不叫俺吃?著籃子來街裡顯擺個啥啊,圖她家的饃饃白哩,不叫吃不吃,當誰沒見過白饃饃昂?”
“小氣包買豆包,掉到河裡沒人撈。往後咱們再也不跟她玩了,叫她跟她家的饃饃玩吧。”
聽說不能吃這麼好吃的白饃饃,孩子也不再巴結三姑,紛紛表示自己的不滿。三姑剛才被圍著,顧不上說話,現在孩子們鬆開她,也有機會說話了。
“我們家裡不肥,饃饃不能白送給你們吃,可是我們家的饃饃可以換給你們吃。你們都回家去挖麥子吧,拿麥子換我們家的饃饃吃,我們家的饃饃誰也換給誰,有麥子就沾。”
一聽說麥子可以換饃饃,孩子們的情緒一下子又高漲起來。把剛才因吃不到饃饃而群懟三姑的事兒,忘了個乾乾淨淨,又和三姑親近起來。
“行,三妮兒,你等著我,我這就回去挖麥子。”
“三妮兒,我家離的遠,你可得給我留一個饃饃,不,留倆,不能都給他們換了了。”
“三妮兒,咋換啊,多少麥子能換一個饃饃?”
三姑沒有認過稱,不知道多少麥子能換一個饃饃,不能給孩子一個具體的數量。在準備蒸饃饃的時候,她聽爺爺和奶奶商量過,說是打算一斤二兩麥子換一斤饃饃。於是三姑就把爺爺奶奶說的數量,照實報給在場的孩子們。
“一斤二兩麥子換一斤饃饃,你們想要換多少饃饃,就挖多少麥子。想多吃幾個饃饃,就多挖麥子,想少吃饃饃就少挖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