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有了這兩塊錢做動力,三姑做生意的興趣更濃了,再次去城裡買貨時,她不僅買了學習用品,還買一些了頭繩,頂針,針頭線腦等日用雜貨。她去上學的時候,讓老奶奶替她賣東西給來買東西的人,條件是老奶奶用的頂針和針頭線腦都不用掏錢。
老奶奶不下地,在家裡除了做做飯,閒著也是閒著。要是應了三姑給的差事,自己做營生活的針線白用,還有人來買東西的時候給自己說話解悶兒。老奶奶爽快地答應了。老奶奶不會算賬,但是不把幾樣東西的價錢往一塊加,一樣一樣的賣,還是可以的。
三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一時興起的小打小鬧,為爺爺奶奶成為十里八鄉有名的個體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爺爺以後的農轉商鋪好了墊腳石。
三姑做生意做的如火如荼,這期間奶奶也辦了一件大事兒。正月初三上午三姑賣東西,二狗子的娘下午就知道了,來我家看熱鬧。
跟我奶奶閒聊的時候,二狗子娘說,她家大狗看上了張二嬸子的二閨女。張家二嬸子的家大閨女和我大伯定了親,她覺得我奶奶能和張家二嬸子說上話,想讓我奶奶去給她說媒。
自從分田到戶後,張家二嬸子的二閨女,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以前在隊上,沒有出過一天工,在家裡也是什麼針線活也不幹。分開地第一年,就跟著她娘下地鋤地薅草,她姐姐在學校裡教書,小三妮兒上學,從春天下種開始,一直到初冬收完蘿蔔,她一天到晚長在地裡。
我奶奶覺得自己一輩子不會說好聽話,自認不是當媒人的料,一下子有點為難。
“按說這事兒是好事兒,成就一樁姻緣,也是行善積德的事兒。可是我這個人嘴笨,也沒有說過媒,要是我說不成反而壞了你的好事兒。”